書選閱讀

一本好書的閱讀觀點、生活經驗與個人啟發的分享。

書選閱讀|最高的聆聽:減少衝突、增加信任與提升影響力,並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最高的聆聽:減少衝突、增加信任與提升影響力,並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先學會聽,才能做好溝通。 然而在與他人展開一段溝通時,我們總習慣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忽略了聆聽的重要性。 「聆聽,不就是好好聽別人說話?」 不完全正確。 讓我舉個例子,或許你會更明白。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他今天很難過,你會如何回應呢? 「哦,是嗎?別難過了,明天會更好。」 「你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想要跟我分享或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第一種回應,很可能讓對方覺得你並不在乎他的感受,或者你想要快點結束這個話題。因為你只是被動的接收對方說的話,而沒有用心去理解對方的意思與感受,充其量只能說是聽到。 理想的聆聽,是一種主動的過程。 需要你發揮同理心去關注、詢問與回應,讓對方感受到你真的有在聽、也聽懂了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就像做出第二種的回應,就會讓對方覺得你有在意他的狀況,或是想要幫助他解決問題。 好的聆聽,能夠建立真心的連結、同理心和信任,也更能夠促進有效的溝通和關係。 ... 既然聆聽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我們還是做不好,又或者不願意去做呢? 我想,可能是誤解或小看了聆聽。 一、錯把聆聽,當做是被動的過程。 有些人認為聆聽只是安靜的聽別人說話,而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秒回表達力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秒回表達力

「懂得說話技巧,不代表有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包含「表達什麼」與「如何表達」這兩項。 表達什麼,考驗的是思考能力和具體化能力,你得先要有想法,並且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言詞。 如何表達,需要的是說話技巧,也就是如何用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想法、意見或觀點。比方說用清晰、流暢與得體的方式表達;用問句、故事或比喻等方式來增加表達的深度及吸引力;或是藉由標題、條列、圖表來輔助傳達更好理解的內容。 換言之,說話技巧只是表達能力的一部分;具備優秀的說話技巧,不表示就擁有好的表達能力。 學習說話技巧很重要。 但是在做好「如何表達」之前,明確知道要「表達什麼」是更重要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是表達能力能否打動人心的關鍵。 這本書就是在告訴你如何訓練「表達什麼」的本事,進而提升整體的表達能力。不論是在任何場合,或是臨時被點名,都能快速做出有內容的表達與回應。 ... 「沒有內容的話術,說得再漂亮都是廢話。」 明確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不單單只是有想法就好,更要懂得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言詞。 這需要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和具體化能力。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錯的人,只能相互消耗生命;對的人,才能相互滋養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錯的人,只能相互消耗生命;對的人,才能相互滋養

迎接週末,分享一本剛收到的新書。 過去幾年的疫情期間,許多人對工作與生活感到焦慮,甚至懷疑人生。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 這本書的作者,李尚龍,是中國的暢銷書作家。 出版過不少類雞湯的書籍,談青春、理想,也談職場的迷惘與不安。我曾經看過幾本,還算是有收穫;過去幾年台灣的出版社也引入過他的幾本書。 他在疫情期間開設了一個專欄,持續一百天日更,以書信的形式回覆讀者在工作、生活、學習、社交、職場、愛情與家庭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難問題。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書名:請遠離消耗你的人,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746909,頁數:368,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李尚龍,出版日期:2024/01/09,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這本《請遠離消耗你的人》就是從這些專欄所整理出來的內容。我看完後,發覺書中的建議和方法還算挺實際的,不是那種高大上或空泛的論點;有時候,更多的是反向提問讓讀者自己去思考答案。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納瓦爾寶典:我從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中,萃取九項有所助益的原則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納瓦爾寶典:我從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中,萃取九項有所助益的原則

納瓦爾是矽谷創投家暨連續創業家。 這本書總結了他過去分享的文字、推文和訪談紀錄,彙整歸納出的快樂致富原則。 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書名: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原文名稱: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989493,頁數:288,出版社:天下雜誌,作者:艾瑞克.喬根森,譯者:謝佩妏,出版日期:2024/01/04,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作者提及書中的內容已抽離原本的陳述脈絡,甚至有出現超譯的可能性;讀者可以從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閱讀,也可以自由詮釋書中的概念。 不過就像許多雞湯或勵志的佚名金句,我們所理解的也未必是原意所要表達的;但這都不要緊,只要我們能從中獲得啟發與力量就可以。 這裡我萃取整理了九項有所助益的原則。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預知為什麼:你知道做什麼,能驅使對方採取符合期望的行動嗎?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預知為什麼:你知道做什麼,能驅使對方採取符合期望的行動嗎?

為什麼人們會做出某些選擇? 如果我們能察覺這些人背後的動機,或許就能更好的驅使他們做出符合期望的行動,對吧?當然,前提是我們也願意給出相對應的誘因和行動。 如此一來,想必能讓溝通更順暢、提案更容易被採納、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商品、人們更傾向與支持某個品牌與行動等等。 只要我們能清楚掌握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就好像我們聽得見對方心裡的聲音、順從他們的渴望。 預知為什麼:用全新模型搞懂人類行事的原因,並在行銷、市調、溝通、群眾運動上觸及更廣泛的群眾書名:預知為什麼:用全新模型搞懂人類行事的原因,並在行銷、市調、溝通、群眾運動上觸及更廣泛的群眾,原文名稱:THE SEARCH FOR WHY: a Revolutionary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Others,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nd Healing Division,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613911,頁數:352,出版社:遠流,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月薪族的閱讀致富計畫:如何透過策略性的閱讀,提升自己的知識、思考和創造力?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月薪族的閱讀致富計畫:如何透過策略性的閱讀,提升自己的知識、思考和創造力?

我想,有些人對這樣的書名是不以為然的。 認為閱讀不該是如此勢利的一件事,我很認同。我十分認同閱讀是具備多元化價值的,可以增進見識、學習技能、休閒紓壓,或單純打發時間;透過閱讀獲利或致富,只是其中一個面向。 閱讀真能致富嗎?光是「閱讀」當然不可能致富。 你必須透過閱讀來解決問題。當問題解決所帶來的價值愈大,那麼就有可能提升你的價值或累積財富;比方說,解決工作的問題、解決提案的問題、解決投資的問題、解決人生的問題。 我想,這才是閱讀致富的真相。 不可否認的,閱讀是翻轉人生成本最低的方式。透過閱讀獲利,在這個時代的進入門檻愈來愈低,有太多管道與工具可以幫你實踐槓桿效應,包括閱讀、學習、產出與變現都可以做得更有效率與效益。 相對的,要做到極具成效、甚至致富,我想要面對挑戰肯定不小,付出的時間及努力也需要長期累積。當你做好心理準備,這本書中的觀點與方法,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 作者宋淑憙是韓國代表性的寫書教練,同時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不論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領域都有豐富的經驗,並且指導過許多學員寫書。 我覺得這一點為她的著作增添了不少說服力。 她認為阻礙寫書的決定性因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慢思術: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是深思熟慮的好好思考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慢思術: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是深思熟慮的好好思考

聰明的人,給人的印象是頭腦轉得快。 但是真正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並非快速直覺的反應,而是深思熟慮的好好思考。 好好思考,是需要時間的;深思熟慮,是為了確保思考上的周全,所以快不得。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慢思術,是懂得靈活運用慢思考的技術。 這裡的「慢」並不是遲緩、懈怠的意思,而是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的踏實之意。目的,是為了避免思考上的偏誤,產出更好的思考。 當你掌握與熟捻慢思考的技術,其實更快。 聽起來有些弔詭對吧? 這麼說好了。你在思考上多花的時間,相較於做出錯誤判斷與行動所耗費掉的時間,整體肯定會省下更多,所以更快、品質更好。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兩種思考模式的系統相互運作著。 迅速、無意識中自動啟動,產生直覺的系統一;以及緩慢、有意識的努力才會啟動,負責熟慮的系統二。 系統一的直覺,簡單快速、也容易受到主觀臆測而常常犯錯;系統二的熟慮,有助於按部就班的計算、邏輯性的推導出結論,需要練習才能活用,但也容易消耗專注力,讓人精疲力盡。 慢思術:凡事多想1分鐘,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讓電腦看見了這個世界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讓電腦看見了這個世界

李飛飛,BBC全球最有影響力 100 女性。 成長於中國成都,15 歲時移居美國,爸媽都不會英文,全家只帶了 20 美元赴美打拚。30 年後,她當上史丹佛大學教授,榮膺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並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重要 AI 100人」(TIMES AI 100) 如今,她成為全球最知名的 AI 專家之一,也是美國白宮的 AI 顧問。 她對 AI 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甚至可說是促成第三波革命的契機。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她的貢獻就是:讓電腦看見了這個世界。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書名: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原文名稱:The Worlds I See: 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有助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十本必讀書單的推薦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有助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十本必讀書單的推薦

十本必讀、有助於提升商業策略分析思維,這個問題其實蠻大的。 因為商業策略涵蓋的面向很廣,要列出書單其實不難,難的是用什麼面向切入來歸納分類?如何挑選出必讀的十本書?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每一本書,我會說明作者背景、這本書在談什麼,以及為什麼我認為這本書值得閱讀,希望對各位在選擇上有所參考。如果你看了還是不懂一本書中在說什麼,這很正常,因為你需要自己閱讀加上實踐。 如果你有不錯的書單,也歡迎分享! ... 書單一|好策略.壞策略(策略思維、案例解析) 作者 Richard P. Rumelt 是一位著名的商業策略專家與教授,在書中分享其對策略的定義、原則和實踐見解和經驗;被譽為是策略領域的一本經典。 一個好策略的結構包括三元素:診斷、指導原則和一致的行動。 依循著「找出問題、問題診斷、採取行動、不斷修正」四步驟的策略思維程序,書中提供了從商業、非營利機構和軍事等領域豐富的案例和故事來說明商業策略的概念和應用,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貝佐斯的致勝溝通:提升團隊共識與工作效率的四個溝通策略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貝佐斯的致勝溝通:提升團隊共識與工作效率的四個溝通策略

做為領導者如何確保溝通的成效? 有些溝通法則是不分角色、場景都適用的,比方說:簡潔明確、善用借喻來連結熟知事物、運用數據來提高說服力等等。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高階管理者或領導者更能發揮的技巧。 比方說,在近期 OpenAI 的事件中,幾乎全數員工都願意跟隨 Sam Altman 共進退,顯見其個人魅力,也表示多數人是認同其對於公司發展的使命與信念的。 貝佐斯的致勝溝通:亞馬遜稱霸全世界的溝通祕訣書名:貝佐斯的致勝溝通:亞馬遜稱霸全世界的溝通祕訣,原文名稱:The Bezos Blueprint: Communication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alesman,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611306,頁數:368,出版社:遠流,作者:卡曼.蓋洛,譯者:呂佩憶,出版日期:2023/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在投資之外,我在查理.蒙格身上學習到的五種智慧與啟發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在投資之外,我在查理.蒙格身上學習到的五種智慧與啟發

重讀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 不過這次我請 GPT-4 幫了一些忙,要求它對這本書根據「思維、閱讀、學習、覆盤和格局」這些我感興趣的關鍵字,萃取整理出金句、知識點、啟發和建議。 因為曾經看過,所以能判讀 GPT-4 有沒有胡扯,再加上我自己的筆記,就整理出這一篇文章;算是一種新的嘗試。 這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是一本介紹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和人生智慧的書。 書中涵蓋了蒙格的多場演講和文章,展現了他的多元思維模型、雙軌分析和人類誤判心理學等觀念。對於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閱讀、學習、覆盤和格局的人,這本書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 關於思維|建立多元的思維模型 「我們應該先學習專業化思維,然後再憑藉跨學科思維正確地認識世界。如果沒有跨學科思維,你就會在專業之外的其他領域遇上麻煩。」 這段話點出了「多元思維模型」的價值。 蒙格主張要建立一個多元的思維模型,也就是要學習不同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和分析各種事物。這樣可以避免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去看待問題,而導致扭曲現實或犯下愚蠢的錯誤。 蒙格認為,藉由提升自己來強化對世界的感知,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深讀的技術:發現樂趣、有效閱讀的讀書法;結合 ChatGPT 打造深讀一本書的技術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深讀的技術:發現樂趣、有效閱讀的讀書法;結合 ChatGPT 打造深讀一本書的技術

這是日本 NHK 電視台製作人秋滿吉彥的著作。 告訴讀者如何閱讀一本經典名著。 有趣的是這是他為了製作一檔說書節目所發展出來的一套讀書方法。這意味著:具有可操作性。 簡單來說,包含五個步驟: 一、與書對話:找出閱讀的興趣和意願。 二、把書弄髒:圈出書中的重點和疑問。 三、與書對話:帶著問題,以找出答案來閱讀。 四、委身於書:抱持開放心態去感受和啟發。 五、與書共處:藉由實踐與重讀獲得新啟發。 你可以發現有兩個步驟,都在與書對話。 第一次的與書對話,是找出「為什麼」要閱讀一本書,找出自己閱讀的興趣和意願。 第二次的與書對話,則是帶著問題去閱讀,也是我常說的「用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的做法,運用了心理學上的柴嘉尼效應,讓自己在閱讀時更專注在自己想要的答案上,屬於一種問題導向的閱讀方式。 我認為較為特別的做法是摘要重點的方式。 在略讀時將摘要的內容劃分為「重要、在意、不懂」這三大類,然後在接下來的深讀中去理解重要的部分、深究在意的部分,以及探索不懂的部分。 對於成人學習來說,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