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酉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一對一教練與顧問服務/著有四本商管書、一門線上課/邀約請私訊

Taiwan
劉奕酉
自雇者筆記|獲得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準備: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自雇者筆記

自雇者筆記|獲得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準備: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 在問題解決的培訓課程中,往往會聽到學員對於問題癥結點的各種原因(或理由),像是「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或是沒有獲得主管足夠的支持」等等。我總是會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獲得了足夠的資源、時間或支持,這些問題就能獲得解決嗎? 不意外的,多數都是沉默的。 是啊,擁有這些不代表是問題解決的保證,還有著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那麼,為何又能斬釘截鐵地說這些是「主要」原因呢?如果我們無法肯定地說「是的,給我這些資源與支持,我就能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在對方眼中,這些就只是藉口或理由而已。 因為我們根本還沒想清楚,說不出站得住腳的論點。 ... 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 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轉譯成遊戲中的概念,就是在完成主線任務之餘,挑選有價值的副本來攻略。 「搞清楚哪些事只有自己能做到、也能做好?哪些事有機會做的比別人好?哪些事,別人也能做到標準以上?」 「捨棄最後一項,再從前二項中決定不做什麼。將餘留下來

By 劉奕酉
自雇者筆記|你真的需要策略嗎?三個建議,檢視自己需要的是策略、行動,還是修正目標?

自雇者筆記

自雇者筆記|你真的需要策略嗎?三個建議,檢視自己需要的是策略、行動,還是修正目標?

一位朋友問我:可以聊聊策略嗎? 我問對方為什麼想聊「策略」這個話題?他告訴我因為周遭都在說,感覺好像不懂策略、沒有策略就做不好事情,而他也覺得自己陷入了瓶頸,不知如何突破。 ... 先說說你怎麼做的吧! 在不清楚問題是什麼的情況下,談策略還為之過早。而且我認為,大多數人需要的並不是策略,而是直面與檢視問題的能力。 我們都太習慣以直覺或經驗來判斷眼前的問題,或者是以他人的成功來投射那是自己需要的答案;前者容易產生自利偏見或邏輯偏誤,後者未必能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起手式,就是先搞清楚「現狀」與「目標」是什麼?而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你真的確定現狀是自己「以為」的那樣嗎?要不要問問別人是怎麼看的。而「目標」的設定真的是合理的嗎?抑或是錯誤的期望而已。這兩件事其實比多數人所認為的困難的許多,加上容易產生比較心態,就會將現況和目標說得很漂亮,別人沒被騙到、結果自己倒是信以為真了。 錯判了現況與目標,後面的方法、策略、戰術或任何你想得到的做法,都不會發生效用。就好像我們在用導航時,設錯了起點和終點,怎麼樣也不會抵達心中期望的目的地。 ... 誠實的面對自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燃起主管魂:重新定位自己,開啟工作的更多可能性!一張圖帶你看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

書選閱讀

書選閱讀|燃起主管魂:重新定位自己,開啟工作的更多可能性!一張圖帶你看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

盛治仁先生,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從學術界、媒體界、政治界到現在的企業界,當過三次空降主管,一次又一次的跨入全新領域,甚至負責無前例可循的專案,繳出亮眼的成績單。 ... 管理是理性的科學,也是感性的藝術 管理是科學,因為有一些系統性的思考邏輯和原則是共通的。管理是藝術,因為前面談的所有原則,都無法一成不變地運用在各種情境,必須視不同的人格特質和時空背景做個案調整。這是管理困難,也是最迷人的地方。 通常專業表現良好的人,有機會晉升為主管,但是做好專業職務與擔任管理職,所需要的特質和思考模式卻很不一樣。盛治仁先生在書中從轉換角色、承上啟下、準備領導與改變思維四個面向,來探討與分享作為一位中階主管該具備的心態與思維。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書名: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984566,頁數:272,出版社:天下雜誌,作者:盛治仁,出版日期:2019/09/02,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這本書可說是盛治仁先生的主管經驗談,雖然在書中一再強調是寫給中階主管的建議,但在看完全書後,

By 劉奕酉
自雇者筆記|別用戰術的勤奮來掩飾戰略的懶惰?沒有願景與目標管理,其實你連勤奮都談不上

自雇者筆記

自雇者筆記|別用戰術的勤奮來掩飾戰略的懶惰?沒有願景與目標管理,其實你連勤奮都談不上

從一個人的策略(戰略)與計劃(戰術)可以看出他的願景與目標是什麼,或者他根本沒有想過這些。 沒有願景與目標,就只是「碎片化規劃」 不管是在企業談策略佈局,還是一對一交流職涯規劃,我都會花不少時間在釐清與確認「公司/你的願景是什麼?」盡管許多人還是覺得沒必要。 「老闆就交代目標是這樣啊。」 「我怎麼知道老闆的願景是什麼,他又不說…」 我遇過不少主管,希望員工能主動、更積極的去想主管要的是什麼。 這很好,真的!但前提是主管自己有很明確的思維模式嗎?如果沒有,你希望員工想,但員工只能猜,因為主管都不見得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在這種場景下所做的規劃,都只是碎片化規劃。 碎片化學習,讓你有充實感,但無法有效累積;同樣的,碎片化規劃,讓你有成就感,但無法具體實踐。前者無法將知識與經驗產生連結,後者無法將行動與願景產生連結。 你知道為什麼你訂的年度計畫總是失敗嗎? 因為那只是種碎片化規劃,與前一年、後一年沒有連結,更沒有與你的長期願景、使命連結,只是抱持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的態度。 成功不知道為何成功,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