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

知識自雇者的職場觀察、知識萃取與經驗分享。

職人觀點|讓每一次的閱讀創造最大價值,沒有一本書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讓每一次的閱讀創造最大價值,沒有一本書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讓每一次的閱讀創造最大價值。 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段話,我總會想想 一|作者想傳達的觀點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 二|如果是我會如何鋪陳、怎麼寫? 三|哪些內容會觸動到我?又是為什麼? 四|我的經驗與知識可以如何與內容產生連結與整合? 五|有哪些部份和我的認知是相異的?又該如何處理? 六|內容會讓我聯想到哪些書、文章或話?關聯是什麼? 七|如何用一張圖來呈現脈絡、層次與核心觀點? 八|具體來說,可以如何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並應用? 九|內容有哪些可改善的地方?為什麼、如何做? 閱讀是「輸入」可能是大多數人的認知。 但要讓這件事發揮更大價值,就必須讓其依附到機制或系統當中。 比方說「輸入、輸出」這樣的流程,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也能朗朗上口。但更完整的,應該是「輸入、處理、輸出,再到輸入」的循環機制,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老闆的漠不關心,不是你自暴自棄的理由。主導與獲得更好職涯發展,你該知道的四個原則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老闆的漠不關心,不是你自暴自棄的理由。主導與獲得更好職涯發展,你該知道的四個原則

「如果我能找到一個好主管,職涯發展應該更順利吧?」 「為什麼老是遇到對我漠不在意的老闆,完全看不到未來的機會。」 偶而我會聽到職場工作者這樣的抱怨,訴說著自己懷才不遇的無奈。特別是看見一些薪酬格外優渥或福利條件令人欣羨的職場案例時,再想想自己的工作環境,就更提不起勁努力了。 有時,我會反問對方:如果有機會讓你和案例中的角色互換,會怎麼做? 「不可能啦,還是別做夢了!」 「我應該也做不久吧?」 是啊,欣羨他人是正常的,但自己做好準備了嗎? 有好的工作環境與條件,的確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職涯發展;但主管或老闆的漠不關心,絕對不是你自暴自棄的理由。 你仍然有機會改變自己的職涯。 過往十多年的職涯中,我遇過不少位主管,有直接、間接的;不論時間長短、好壞與否,我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了很多。 能擁有一位全心投入,並致力於支持你的職涯目標的主管或老闆,可遇不可求也十分罕見。如果你遇到了,請好好珍惜與做出對應的表現;並且記得未來也會將這份支持傳遞給你的部屬。 但更多的主管或老闆不是這樣的。 這並非是說他們想盡辦法利用你、榨乾你,當然我也不否認有這樣的人存在;只不過我運氣好些,還來不及遇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獲得能力的能力:在變動中保持不敗的核心競爭力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獲得能力的能力:在變動中保持不敗的核心競爭力

「學會了某項技能,就擁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也是這麼想的嗎? 事實上,技能會過時、工具會被取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我想很多人都體認到這一點。但你可能沒想過,真正的競爭力不是你現在擁有什麼能力,而是你有多快能獲得新能力,適應新的挑戰。 也就是「獲得能力」的能力。 ... 現代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獲得能力的能力,可以理解為一種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或稱為元認知能力。 不僅僅是學習特定技能,更是在不同情境中快速掌握新知識、適應變化、並持續成長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知識更新迅速的現代社會尤其重要。 第一個理由,是技能的「半衰期」正在縮短。 根據LinkedIn的報告,現代技能的有效期不到5年,技術變革迫使每個人都要成為快速學習者。 第二個理由,是環境變動帶來的「知識通膨」效應。 今天的專業知識可能明天就過時,唯有持續學習,才能保持價值。想想人工智慧的新聞與不斷推陳出新的應用,你應該深有所感。 第三個理由,從「終身學習」的心態轉變。 成功不再是建立在既有的知識堆疊,而是能否不斷重塑自我、推翻過往的自我認知,從專家心態轉變爲終生學習的心態。 ... 那麼,該如何培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為什麼我說的話都沒有要聽?掌握精準表達的兩個關鍵:有觀點、會說話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為什麼我說的話都沒有要聽?掌握精準表達的兩個關鍵:有觀點、會說話

「懂得說話技巧,不代表有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包含「表達什麼」與「如何表達」這兩項。 表達什麼,考驗的是思考能力和具象化能力,你得先要有想法,並且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觀點。如何表達,需要的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說話技巧,也就是懂得用合乎邏輯、彼此也能感到舒服的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想法或觀點。 比方說用清晰、流暢與得體的方式表達;用問句、故事或比喻等方式來增加表達的深度及吸引力;或是藉由標題、條列、圖表來輔助傳達更好理解的內容。 換言之,說話技巧只是表達能力的一部分。 具備優秀的說話技巧,不表示就擁有好的表達能力;而要做到精準表達,更要有觀點、會說話。 ... 打動人心的關鍵 學習說話技巧很重要。 但是在做好「如何表達」之前,明確知道要「表達什麼」是更重要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是表達能力能否打動人心的關鍵。 「沒有內容的話術,說得再漂亮都是廢話。」 明確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不單單只是有想法就好,更要懂得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言詞。 這需要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和具象化能力。 思考能力讓我們得以對一個問題或主題,產生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劉潤《進化的力量》2024 年度演説的十個解題思路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劉潤《進化的力量》2024 年度演説的十個解題思路

看完羅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我回過頭去找了劉潤的《進化的力量》年度演説。 職人觀點|第十年的《時間的朋友》2025 跨年演說十年過去了,成為自雇者也進入第九個年頭。 對於跨年演說抱持的態度,從期待羅胖有什麼觀點,到現在聽聽他有什麼說法。沒有譏諷或揶揄,單純就一件事做十年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你得在大環境變化下與時俱進,也得在條件限制下做出調整,這一點我深有所感。也呼應了羅胖在演說的最後,說到近年的思考都可以歸納成這句話: 「凡牆皆是門。」 找工作難、創業難、生活難,處處皆是牆;但還是有人憑藉著新科技或新的想法撬開了一扇新的門。 想到年屆四十的自己,當初離開原有公司也同樣面臨到困境。有家庭、有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除了過往工作的技能與經驗,似乎啥也不會。 要找一份新的工作談何容易?我就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工作者,和大多數人一樣;成為自雇者,當時的選項也不若現在多元化。 我甚至想過去當外送車手。 成為自雇者的第一年我想了很多,也做了規劃。幾天前我分享過自己的知識產品規劃與佈局,不少人告訴我怎麼可以怎麼完整,太驚人了!但如果你看到的是八年前的那一張圖,全是空的;你或許會笑出來,說我癡人說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第十年的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25 跨年演說: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第十年的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25 跨年演說: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十年過去了,成為自雇者也進入第九個年頭。 對於跨年演說抱持的態度,從期待羅胖有什麼觀點,到現在聽聽他有什麼說法。沒有譏諷或揶揄,單純就一件事做十年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你得在大環境變化下與時俱進,也得在條件限制下做出調整,這一點我深有所感。也呼應了羅胖在演說的最後,說到近年的思考都可以歸納成這句話: 「凡牆皆是門。」 找工作難、創業難、生活難,處處皆是牆;但還是有人憑藉著新科技或新的想法撬開了一扇新的門。 想到年屆四十的自己,當初離開原有公司也同樣面臨到困境。有家庭、有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除了過往工作的技能與經驗,似乎啥也不會。 要找一份新的工作談何容易?我就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工作者,和大多數人一樣;成為自雇者,當時的選項也不若現在多元化。 我甚至想過去當外送車手。 成為自雇者的第一年我想了很多,也做了規劃。幾天前我分享過自己的知識產品規劃與佈局,不少人告訴我怎麼可以怎麼完整,太驚人了!但如果你看到的是八年前的那一張圖,全是空的;你或許會笑出來,說我癡人說夢。 「這能有多難?」 規劃了十年的藍圖,做就對了。遇到問題和阻礙,就去解決它,再不行就繞過它、改變它,過去我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回顧 2024,來年可期

職人觀點

職人觀點|回顧 2024,來年可期

一年又來到尾聲。 揮別前年的驚訝,迎來更多驚喜。 今年大半的時間,我都在準備職場致勝賽局這門課,包括內容的規劃、產出,線上課程的製作和企業實體培訓及工作坊的導入,以及明年書籍的推出。 對,一開始就是全盤的考量,而非走一步算一步。 這個經驗讓我感受到線上課程的製作,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也相信還有更多可以改善的空間。透過二十一天陪跑計劃和學員們的互動,我也發現如何讓學以致用這件事做得更好的方向。 讓我驚喜的是,企業培訓的導入是必然的,但沒想到第一家企業就是台積電,原本這是我的長期目標,突然變成了起點;更沒想到從談需求到拍板定案花了我近四個月的時間,不過好處是我對於控場與調整的細節更了然於心,而且後續接洽其他企業時也能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賽局思維是今年的一個新主題。 截至目前的進展,平均來說算是合乎預期,明年應該可以更好,也有更多實務的問題與對策,可以收集整理到新書當中。 ... 至於數據思維,則是穩定的發展和被更多企業導入。 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愈來愈多人在談,也開始明白什麼是數據思維的價值與重要性;我想也是拜人工智慧的進展所賜,讓更多人瞭解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技術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