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劉潤:我這28年的寫作心法全都在這了
這是三年前的一篇文章。

劉潤說從1994年,差不多是18歲時開始寫作的,然後1999年加入微軟,在2006年因為一篇《出租司機給微軟員工上的MBA課》爆紅,直到2012年出版第一本書,2016年在「得到」推出第一堂音頻課程。
所以,各位有志寫作和自媒體的,別妄自菲薄呀!
這些年看過不少「商業」寫作的書,我自己從2019年開始有意識的寫作,也研究過不少寫作技巧。
老實說,一開始很困惑,因為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但是隨著我看得愈多、寫得愈多,突然發現一件事,這些文章所運用的技巧其實很簡單。
與其說簡單,不如說他們捨棄了很多,只保留最核心的技巧和原則。而我也猛然發現,這不就是我過去在做商務簡報的概念嗎?從那一刻起,我知道會寫了。
所以我其實不是從零開始,過往十多年商務簡報、提案與報告應對的經驗和技巧,直接遷移到寫作上。到現在寫了六年,不敢說自己寫的很好,但我知道怎麼寫得有效,在商業合作上達成目標;但這和有流量是不同的事,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寫出有流量的文章。
如果有,只是運氣好。
回到劉潤的寫作心法,文章中包含四個面向,我把它摘錄如下。如果你想看原文,用標題那段文字去搜尋就可以找到了。
...
▌寫作的基本姿態
一|同理心:寫給「你」看,而不是寫給自己看。
二|對象感:寫作時想像一個具體的某人在對面,讓語氣更具對話感。
三|低姿態 + 幽默感:保持謙遜、避免傲慢語氣;用幽默、自嘲或親近方式拉近讀者距離。
▌ 邏輯與結構:讓讀者順暢讀完
一|邏輯:利用邏輯框架,打造文章的流暢度、結構清晰。
二|結構:劉潤常用「3 段式/10 點式/32 條式」三種文章結構。
3 段式:開頭/正文三段/結語,適合減少讀者理解負擔。
10 點式:像一條項鏈,每個點接續前一個,讀起來連貫。
32 條式:32 句話為限,代表著克制與嚴謹,每句都充分利用 。
▌ 內容深度與表達技巧
一|看見一個明確觀點:聚焦一個核心觀點,像用單眼相機對準拍到細節清晰。
二|講故事、舉例、打比方、給金句: 好的故事具畫面感;當知識點抽象難懂時,用貼近生活的實例幫助理解;將抽象概念打比方為日常事物,讓人容易抓住本質;一句朗朗上口、能觸動人的金句,來自於平日的靈感累積,是文章點睛之筆 。
三|用詞精準而克制:要短,刪除冗詞,使文字更簡潔;要準,每個詞都要思考,是否是最貼切的;要改,不停地修改直到滿意,從數萬字素材精煉到千餘字,就是為了濃縮知識密度。
▌ 持續練習與堅持
一|長期堅持寫作:劉潤從 1994 年開始寫,28 年來持續不斷才累積出這些心得。
二|目的不只是寫給自己看:只為自己而寫可以自由且隨性,但若是寫給讀者看則需要更多的同理、邏輯、結構。
...
寫作最重要的,應該是「寫」
劉潤說,所有寫作心法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條。寫著、寫著,就被人看見了、上了得到,有了自己的公司,也開始了年度演講;不寫,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別去問何時被看見?何時機會才輪到我?
你該問的是你的讀者是哪些人?為什麼他們會想看?這與他們有什麼關係?看了又能從你的文章中獲得什麼?
你的寫,應該是讓這些問題的答案愈來愈清晰。如果你自己都沒有答案,那就是靠運氣。
自省,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