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雇者筆記|自雇者需要哪些必備的能力?兩個底層邏輯幫你找到安身立命的關鍵

自雇者筆記|自雇者需要哪些必備的能力?兩個底層邏輯幫你找到安身立命的關鍵
「自雇者有哪些一定要會的能力?」

這是今天的演講後被問到的一個有趣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預設有個複數以上的答案,我以前也應該會這麼回答。

不過這些年,在心態上又有不小變化。

「你們覺得自雇者有什麼能力一定不需要的?」

我反向拋出了這個提問。然後看到大家若有所思的想說些什麼,但始終沒有人真正說出來一個答案。

我接著解釋,這麼說並不是在強調自雇者很厲害、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行。

「你不會的,全都是成本與風險。」

而你的能力愈弱,成本與風險也就愈高。這是我要告訴大家的第一個觀點。

...

所以說,沒有一項能力可以完全不需要。

什麼都要會一點,至少外包也得知道錢花的值不值得?

不過這麼說好像等於沒說,所以我又給了一個簡易的模型:由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所形成的一個迴圈。你可能已經聯想到商業模式。

對,這就是商業模式的三個核心元素。

你可以用這個模型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創造價值的能力?有哪些傳達價值的能力?又有哪些獲取價值的能力?

如果其中某個要素的能力較弱、甚至完全沒有,那麼那就會成為你的罩門,即使能存活下來,也會活得很辛苦!

比方說,以進入門檻很低的講師為例。

有人說,我會寫作、簡報也做得不錯,以該可以當講師吧?

讓我們用模型檢視一下:寫作、簡報都可以視為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勉強可以作為傳遞價值的能力。(如果懂得文案與商務寫作會更好)

問題是具備多少獲取價值的能力?比方說談需求、定價與議價、授權與智財權等能力。如果這些都沒有,必須外包出去,那麼這就是成本;而風險就在於你的價值會被低估。

於是應證了那句老話:講師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這正是因為你缺乏獲取價值的能力,不是無法自行獲取價值(餓死),就是被人低估需要接更多案子(累死)而已。

有些人可能會想:初期蹲馬步,等紅了、有名了,自然價碼水漲船高。嗯,做夢比較快。過了十年再用模型檢視一遍,能力缺口還是在那裡,所以你的變現能力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但是當你把創造價值、傳遞價值與獲取價值的能力都建立起來了,而且持續提升,效益就會展現在你真正獲得的價值上,包括收入、信任與影響力。

這些能再次投入到創造價值上,造出更大的雪球。

這是我要告訴大家的第二個觀點。

一、你不會的,都是成本與風險。
二、用創造、傳遞與獲取價值的模型檢視自己。

這兩個觀點,就是我多年來總結的底層邏輯。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自雇者筆記|從零到一,如何成為企業培訓或演講的講師?起心動念、從零開始,到價碼提升的成長路徑

自雇者筆記|從零到一,如何成為企業培訓或演講的講師?起心動念、從零開始,到價碼提升的成長路徑

「我想成為企業內訓或演講的講師,要怎麼開始?」 「如果我現在還是默默無聞,要怎麼從零開始?」 「講師市場這麼競爭,現實上要怎麼提高自己的價碼?」 這些是我常被問到的「現實」問題。老實說,我不覺得自己的經驗適用於多數人。但昨天和一位在職場上徬徨的朋友聊天後,他的一句話讓我改變了想法。 「你的經驗比你想像的有價值。也許有人聽了因此找到可能性也說不定。」 是啊。他的話點醒了我,也意識到自己的盲點。我沒什麼好損失的。 我發現對方問的這三個問題,其實可以構成一條完整的成長曲線,可以分為「起心動念、從零開始,到價碼提升」三個階段的成長路徑來談。 不過第一件事我想提醒的是:別把自己當講師。 作為內容創作者、知識自雇者,甚至是一人公司都會更好,別把自己預設或侷限在某個既定角色或功能中。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但我卻看到這就是困住許多人最主要的原因:畫地自限,並且在有限的空間裡爭食。 這個問題就值得你好好想想。 ... 第一個問題:如何成為企業培訓或演講的講師? 很多人以為,講師最重要的是「口才」或「舞台魅力」。但實際上,企業願意邀請你來,不是因為你說得多好聽,而是因為你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By 劉奕酉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6|思維進化論:為什麼你的努力,常常換不到結果?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6|思維進化論:為什麼你的努力,常常換不到結果?

在職場與生活裡,我們常常「愈努力,結果卻愈不如預期」。原因不在努力不夠,而是努力錯了方向。多數人一看到問題就急著找答案,卻忽略了「問題的本質」,最後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讓問題更複雜。在這一期電子報,我延伸了昨天在【思維進化論】活動中的分享,帶大家認識一個我長年在顧問案、提案與決策中使用的解題框架,幫助你在思維上抄捷徑,讓行動事半功倍。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