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貝佐斯的致勝溝通:提升團隊共識與工作效率的四個溝通策略

書選閱讀|貝佐斯的致勝溝通:提升團隊共識與工作效率的四個溝通策略

做為領導者如何確保溝通的成效?

​有些溝通法則是不分角色、場景都適用的,比方說:簡潔明確、善用借喻來連結熟知事物、運用數據來提高說服力等等。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高階管理者或領導者更能發揮的技巧。

​比方說,在近期 OpenAI 的事件中,幾乎全數員工都願意跟隨 Sam Altman 共進退,顯見其個人魅力,也表示多數人是認同其對於公司發展的使命與信念的。

貝佐斯的致勝溝通:亞馬遜稱霸全世界的溝通祕訣
書名:貝佐斯的致勝溝通:亞馬遜稱霸全世界的溝通祕訣,原文名稱:The Bezos Blueprint: Communication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alesman,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611306,頁數:368,出版社:遠流,作者:卡曼.蓋洛,譯者:呂佩憶,出版日期:2023/06/29,類別:商業理財

​週末在書店翻到《貝佐斯的致勝溝通》這本書,作者提到從一些高階領導者與其團隊溝通時常用的策略,與我所認知的不謀而合,包括:​

一、用簡短的詞彙來談論複雜的事情
二、選擇「粘性的隱喻」來強化關鍵概念
三、將數據人性化來創造更大價值
四、讓使命成為你的口頭禪,從而協調團隊

我覺得整理得挺好的,於是做了些筆記並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

策略一|用簡短的詞彙來談論複雜的事情

在商業場景中,這個策略不難理解;甚至可以說是基本原則。

​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提到:如果你想要給別人留下可信賴和聰明的印象,就盡可能不要使用複雜的語言,簡單的語言也能表達清楚。有說服力的演說家和作家會盡其所能地減少語言帶給人們的認知壓力。

越容易理解的觀點,就越有說服力。

那麼該如何提升這種能力呢?貝佐斯的做法,是透過寫作。書中舉例,1997年他在亞馬遜的第一封致股東信達到了十年級學生的水準;而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所寫的信件超過八成,連八年級學生都能讀懂。

​這表示貝佐斯的寫作水準是有意識的不斷提高。

...

策略二|選擇粘性的隱喻來強化關鍵概念

隱喻是一種有力的工具,能將抽象概念與熟悉概念進行比較。在商業場景中,隱喻是用簡短的、朗朗上口的短語傳達複雜信息的一條捷徑。

巴菲特,就是個善用隱喻力量的高手。

比方說,他提過「護城河和城堡」的說法,用來說明一些壟斷了某產業的企業,他們的競爭對手很難進入這些被壟斷的產業。

巴菲特在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這種說法,他說

「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種業務,它周圍有寬闊而持久的護城河,能夠保護起一個偉大的經濟城堡,並且由一位正直的領主來管理這座城堡。」

城堡的比喻是一個捷徑,生動地解釋了巴菲特和他的團隊用來評估潛在投資價值的複雜數據和資訊系統。

當你在介紹一個新的或抽象的概念時,聽眾會自動尋找一些熟悉的東西來幫助他們理解這個概念。但你可以先為他們做好這件事,主動帶入一個新穎的隱喻來幫助他們進行理解。

...

策略三|將數據人性化來創造更大價值

數據的使用是把雙面刃。

​可以降低理解門檻、提升說服力,也可能阻隔了對方想進一步瞭解的意願。關鍵就在於如何減少認知負荷,並讓這些數據變得更有趣?

​一個有效的建議是:正確看待數據並使其人性化。

​一昧的給對方觀看帶有統計數據和圖表的畫面,只會增加他們的認知負擔,消耗他們的精神能量。

​任何時候當你想要引入數據,都要多花點心思讓它們更加吸引人、更令人難忘,並最終更有說服力。

​比方說,書中提到一個例子。科學家預計到2025年,人類每年將產生175ZB的數據,即1萬億GB。

​對於多數人來說,這個數字大到難以理解。

​為了展示你的想法的價值,你需要將數據人性化,並使其與聽眾發生關聯。書中用了另一種說法:如果你用DVD光碟來儲存這175ZB的數據,那麼這些光碟可以繞地球222圈。

​聽起來好些了,這樣的描述更吸引人,並在腦中留下一個生動的形象;可以說是第二個策略的一種應用。我想你可能也意識到了,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連什麼是 DVD 光碟都沒見過,這樣的比喻就很難建立連結。

​更多關於讓數據更好理解與放大價值的技巧,我想《用數字說出好故事》與《高勝算的本事》這兩本書會是不錯的參考。

...

策略四|讓使命成為口頭禪從而協調團隊

口頭禪是一種聲明或口號,能夠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提升力量;而充分溝通則進一步增強了它的影響。

​聰明的領導者該讓公司的使命應該成為焦點。

​可以透過各種溝通管道,像是備忘錄、電子郵件、演講逐字稿、社群媒體和行銷素材來聚焦公司的目標。

​如果你的使命是有意義的,那就要堅持下去。

​任何值得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都需要一個團隊的合作,也需要一群人對共同的夢想及願景的熱情。

​有些員工之所以追隨他們的領導者,僅僅因為後者在頭銜上比自己高;但成功的團隊,員工之所以追隨領導者,是因為受到了激勵去發自內心想去完成一個使命。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自雇者筆記|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三個關鍵打造你的信任三角

自雇者筆記|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三個關鍵打造你的信任三角

「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 」 好問題!對知識自雇者來說,信任是最有價值、也最難複製的資產 ,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本質,就是讓別人更快、更放心地做出和你合作的決定,甚至是不想錯過。 具體來說,我會在「可看見性、可預測性、可驗證性」上下功夫。 ... 可看見性:讓對方看得見你的專業 信任的第一步,不是對方理解你有多厲害,而是能看見你在做什麼。 包括「公開作品、透明歷程和明確定位」三個面向。 首先,公開作品像是文章、講座、個案、簡報、書籍等,都是你的「公開」履歷;它比單張的履歷表更有說服力,能讓人看到「思考過程」與「價值觀」的脈絡。 其次,透明歷程是指要分享你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這會讓潛在客戶覺得你是真的能解決問題、可交流、願意學習的人,而非高不可攀的顧問。客戶會被問題與痛點吸引並中看見自己,而不是你的偉大成就。

By 劉奕酉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8|AI 時代的刻意練習:從一萬小時到一千小時的專業進化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8|AI 時代的刻意練習:從一萬小時到一千小時的專業進化

過去我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如今一千小時的高品質刻意練習就能讓人站上入門專家的門檻;而在 AI 時代,這個門檻可能更低。關鍵不在花多久時間,而在用多聰明的方法。AI 能幫你自動化任務、提供即時回饋、設計個人化練習路徑,讓學習更快、更精準。但最終的專業,仍來自你的判斷力與自覺。這期電子報,帶你看見如何用 AI 打造屬於你的「一千小時地圖」在現實與智能之間,開啟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By 劉奕酉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7|如何讓輸出不再透支?我的四種知識補給法,創造輸入與輸出的循環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7|如何讓輸出不再透支?我的四種知識補給法,創造輸入與輸出的循環

我們常以為輸出靠勤奮與臨場反應就能撐住,但事實上,若輸出遠大於輸入,很快就會透支。演講、寫作、回應問題的品質下降,甚至可能造成信任流失。解方在於:輸入必須被刻意設計。我整理出四種知識補給法:打底、堆高、夯實、火花。它們彼此交錯,既能提供深度與背景,也能補充趨勢、檢驗不足,甚至激發創意。當輸入與輸出形成循環,就能避免腦袋空轉,維持輸出的續航力與品質。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