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跟賈伯斯學簡報:像賈伯斯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

每一場好的簡報,都是一次影響力的放大。賈伯斯以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將技術產品轉化為震撼人心的故事,這背後並非天賦,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表達方式。你不必成為賈伯斯,但可以學習像他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發揮影響力的場域。

書選閱讀|跟賈伯斯學簡報:像賈伯斯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

每一場好的簡報,都是一次影響力的放大。

賈伯斯以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將技術產品轉化為震撼人心的故事,這背後並非天賦,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表達方式。

你不必成為賈伯斯,但可以學習像他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發揮影響力的場域。

當AI已經能做好簡報,那麼人如何發揮影響力?關鍵在於傳達有力量的觀點。這本書不只是教你「如何做簡報」,更是學習視覺化溝通與影響力傳遞的底層邏輯。

近日我受邀到《商周讀書會》Podcast 分享這本書。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不妨收聽這集節目,我想會有不少收穫的!

...

影響力來自於「結構化」的思考

簡報的問題往往不是內容不足,而是缺乏結構。

賈伯斯善用三幕劇結構,讓複雜概念變得直覺易懂。例如,2007年iPhone發表時,他不是直接介紹技術,而是用「iPod、手機、網路通訊裝置」三個熟悉的概念引導觀眾進入新認知。

2007 Apple 產品發表會發布第一代 iPhone

這種「分三幕」的結構對表達觀點極具啟發性:

▍第一幕:先建立熟悉感,引導觀眾進入你的世界。
▍第二幕:創造出新認知,打破舊框架,引導思考。
▍第三幕:強化關鍵訊息,透過故事、數據或視覺元素提升記憶點。

這與我在《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中所強調的「從想法到觀點,再到視覺化」概念相通。本書將這種思維方式應用於簡報場域。

...

簡單不等於「簡略」,而是「減法後的力量」

我們習慣認為簡報應該「資訊完整」,但賈伯斯卻極端減少文字,使關鍵訊息一目了然。

他的做法是每張投影片只傳遞一個核心概念,讓視覺成為說服力的一部分。例如,在發表MacBook Air時,他沒有列出技術規格,而是直接從信封袋中拿出筆電,讓「全球最輕薄筆電」的概念瞬間植入觀眾心中。

2008 Apple 產品發表會發布第一代 MacBook Air

這與《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強調的視覺化原則一致:好的視覺化不在於增加資訊,而在於讓資訊可感知、可記憶、可行動。

在簡報設計時,你可以思考:

.如何用最少的元素讓觀眾記住核心訊息?
.你的投影片是否輔助說話,還是讓觀眾忙著讀內容?
.有沒有一個視覺化的關鍵動作,使你的訊息變得難忘?

...

從「資訊」傳遞,到「影響力」輸出

對於企業領導者、創業者或專業人士而言,簡報不只是報告進度,更是影響決策、推動行動的關鍵時刻。真正有影響力的簡報者,能夠塑造「峰值體驗」,讓觀眾不只是聽懂,而是記住、認同、願意行動。

賈伯斯的簡報方式,讓產品發表會成為「科技界的好萊塢大片」,因為他不只是說服,而是讓觀眾參與,帶來強烈的興奮與共鳴。

設計簡報時,可以問自己:

一|觀眾的感受是什麼?(不是我要說什麼,而是他們會怎麼記住?)
二|這場簡報的「峰點」時刻在哪裡?(如何創造類似「MacBook Air 信封袋」的瞬間?)
三|簡報結束後,觀眾會願意做什麼?(你期待他們的行動是什麼?)

這些問題,決定了簡報的影響力。

...

讓簡報成為你的競爭力,發揮個人影響力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簡報技巧,而是一本影響力輸出指南。

在資訊超載的時代,能夠「抓住注意力、影響決策」的人,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而這份競爭力,不只是來自內容,更是來自你如何設計訊息,讓它變得可見、可記憶、可行動。

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讓你的觀點真正被世界聽見。

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書名: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原文名稱:The Present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 How to Be Insanely Great in Front of Any Audience,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7678176,頁數:272,出版社:商業周刊,作者:卡曼.蓋洛,譯者:何玉方,出版日期:2025/05/29,類別:商業理財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職人觀點|拒當AI的替代品:別做知識生產線上的螺絲釘,打造屬於你的知識影響力

職人觀點|拒當AI的替代品:別做知識生產線上的螺絲釘,打造屬於你的知識影響力

看到人工智慧學校蔡明順校務長寫的一段話:不要做課本的影印機 - 資料的倉管員 - 資訊的搬運工 - 知識的組裝台 - AI的替代品。 很有感觸,也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也陷入了這些盲點之中? 我認為這句話其實是在提醒每個人,在 AI 時代,我們面對知識與資訊的理解和認知也需要做出改變,不能只做被動的知識傳遞者或重複性勞動者。 一|課本的影印機:照本宣科、複製課本內容。教育的本質是啟發思考、引導探索,而不是簡單複製。 二|資料的倉管員:只把資料收集、儲存起來,卻不去理解、應用。知識若不能活用,終究只是死資料。 三|資訊的搬運工:只是將資訊從A搬到B,沒有任何加工或價值提升。真正的能力在於能夠整合、轉化資訊,創造新意義。 四|知識的組裝台:把知識當作零件機械式拼裝。知識的連結應該是多元化且有創意的,能夠啟發新的思考路徑。 五|AI 的替代品:只做 AI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自由選擇背後的行為賽局:你的每個選擇,都是與世界的一場賽局

書選閱讀|自由選擇背後的行為賽局:你的每個選擇,都是與世界的一場賽局

當我們談論「選擇」時,往往聚焦在個人得失的算計。 但諾貝爾獎得主謝林的這本書,揭露了一個顛覆直覺的社會運作法則: 個體的理性選擇(微觀動機),往往在集體互動中演變為非理性的系統困境(宏觀行為) 自由選擇背後的行為賽局:讀哪間學校、跟誰結婚、是否生小孩、想與誰為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你繞開從眾偏誤,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最佳決定書名:自由選擇背後的行為賽局:讀哪間學校、跟誰結婚、是否生小孩、想與誰為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你繞開從眾偏誤,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最佳決定,原文名稱: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7624227,頁數:288,出版社:樂金文化,作者:湯瑪斯.謝林,譯者:呂佩憶,出版日期:2025/06/13,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這是一本出版超過四十多年的經典,原文書名也很直觀《Micromotives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