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回顧 2024,來年可期

職人觀點|回顧 2024,來年可期

一年又來到尾聲。

揮別前年的驚訝,迎來更多驚喜。

今年大半的時間,我都在準備職場致勝賽局這門課,包括內容的規劃、產出,線上課程的製作和企業實體培訓及工作坊的導入,以及明年書籍的推出。

與Hahow合作的線上課程

對,一開始就是全盤的考量,而非走一步算一步。

這個經驗讓我感受到線上課程的製作,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也相信還有更多可以改善的空間。透過二十一天陪跑計劃和學員們的互動,我也發現如何讓學以致用這件事做得更好的方向。

讓我驚喜的是,企業培訓的導入是必然的,但沒想到第一家企業就是台積電,原本這是我的長期目標,突然變成了起點;更沒想到從談需求到拍板定案花了我近四個月的時間,不過好處是我對於控場與調整的細節更了然於心,而且後續接洽其他企業時也能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賽局思維是今年的一個新主題。

截至目前的進展,平均來說算是合乎預期,明年應該可以更好,也有更多實務的問題與對策,可以收集整理到新書當中。

...

至於數據思維,則是穩定的發展和被更多企業導入。

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愈來愈多人在談,也開始明白什麼是數據思維的價值與重要性;我想也是拜人工智慧的進展所賜,讓更多人瞭解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對問題的理解和定義。

而這一切就需要數據思維的提升。

在《高勝算的本事》提及的數據思維模型

自己也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慧對於產出的影響,在閱讀與工作產出的效率上大概提升了一倍吧。也因為這樣,萌生了重新編寫《高產出的本事》的念頭。

順利的話,應該會列入明年的目標之一。不過在這之前,我還是空出了時間寫了一本新書,應該年後會出版,可以期待一下。

...

除了既有發展,我也有一些新的佈局。

今年我開始嘗試接受出版社的邀約,在他們的 Podcast 或 YouTube 頻道上說書,挺有意思的。

同時在上週花了一點時間研究與完成了個人網站,不過說是 Blog 可能更為貼切。

主要就是將散落各地的內容產出收回來有一個地方,讓需要的讀者可以更方便的尋找與觀看。後續要推出電子報也相對容易一些,但方向還需要思考該如何收斂聚焦,如果你有任何想法,也歡迎讓我知道。

...

除了事業之外,今年在健康和家庭上就是穩穩的。

沒什麼大病大傷,除了八月份的一次意外,不過好在有驚無險,老婆也完成了手術健康恢復。

運動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目標設定的考量,而是維持健康的必要項目。所以也沒什麼好掙扎的,想要有好的生活品質,就得動起來。

此外,今年我有刻意在練習傾聽與回饋。

好好傾聽與回應他人的提問,好好思考如何思考、如何回應?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學習與獲得些什麼?教學相長,是我從這樣的過程中獲得最多的。

在生活與工作上,我想也已經找到自己的步調,現在處於一種自己很舒服的狀態,追求一種踏實感的實踐。

來年也會持續下去。

...

回顧這些年來,每年都會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然後所有的行動都會以為基準檢視與展開。

二〇一七|從「自雇職人」到「一人公司」
二〇一八|從「個人品牌」到「品牌個人」
二〇一九|從「技能講授」到「問題解決」
二〇二〇|從「碎片輸出」到「穩健產出」
二〇二一|從「單一課程」到「主題學程」
二〇二二|從「產品銷售」到「服務訂閱」
二〇二三|從「知識變現」到「信任交易」
二〇二四|從「價值創造」到「價值管理」
二〇二五|從「聚焦企業」到「面向市場」

這不是一年期的目標,而是逐年啟動的長期改變。

持續的閱讀與產出,對我來說已經不需要自律,也不僅僅是種習慣;我還是會從中嘗試新的做法、找尋新的可能,這是一種自得其樂的挑戰。

聽起來,我是個擅長時間管理的人吧?

其實不是。我不認為時間可以被管理,我們能管理的只有面對時間當下的態度與選擇。換句話說,是做好注意力的管理;我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這不表示我總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不是的。

我也會發懶、追劇、玩手遊,但這是我知道自己要這麼做的,也安排了時間來做。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需要回復、也需要鍛鍊來更好的運用,就像體力一樣。所以說,我會用目標管理來實踐專注管理。藉由短中長期的目標規劃與管理,就是我對時間管理的理解。

在我看來,時間管理的價值,是讓自己能理性地拒絕很多事,而不是有效率地做更多事。

曾經,我讓自己的效率極高,別人一週的工作,我可以一天做完;甚至在老闆還沒提出,我就已經想到並做完了,但是我沒有因此減少了工作量。

當時的我,選擇放了一段長假,大概三個月吧。那段時間想透了一件事:當你成為了解決問題的最佳選項、效率的代名詞時,你不做、誰做?

我讓自己工具化了。不懂得分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跟機器沒兩樣。有了這樣的念頭,改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開始懂得思考

「什麼是我該做的?」
「什麼是只有我能做?」
「什麼是我必須去做的?」

這一刻起,就是學會理性拒絕的開始。

對於時間管理,劉潤的說法我覺得很貼切。他說時間管理有一個秘訣,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從17分鐘裡省出17秒,而是這17分鐘值不值得做,以及如何用17分鐘省出17個小時。

這段話的關鍵是:決定不做什麼,比做什麼重要。

有人問他,這樣管理時間,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他的回答是,當我們把時間管理做為一項規則來遵守,毫無樂趣可言,甚至感到痛苦,是時間在管理我們。當時間管理成為習慣之後,一切自然而然,才是我們在管理時間。這與樂趣無關。你會覺得毫無樂趣,是因為那不是你的方式,不是你的習慣,不是你的個性。

從自律、自然再到自得其樂,總結來說就是這一句話。

願彼此都能有個不會後悔的來年。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書選閱讀|蜂巢思維:組織的真正競爭力來自於集體智慧的湧現

書選閱讀|蜂巢思維:組織的真正競爭力來自於集體智慧的湧現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組織的真正競爭力來自於集體智慧的湧現,而非單一個體或領袖的能力。 兩種常見的變革管理模式: 一|機械式管理,強調流程與控制(類似IQ) 二|社交網絡式管理,依賴關鍵影響者與人際關係(類似EQ) 作者認為,這些模式都忽略了組織作為複雜生態系統的本質,無法真正帶來深層且持久的改變。 組織應該像蜂巢一樣,透過群體智慧(GQ)來應對變革。蜂群的運作展現了高度的分工、協作、彈性與韌性,每個個體各司其職,卻能共同維護整個群體的生存與發展。 蜂巢思維:企業面對積弊成習、對手強勢競爭與動盪世局,如何創造有意義且持久的變革書名:蜂巢思維:企業面對積弊成習、對手強勢競爭與動盪世局,如何創造有意義且持久的變革,原文名稱:The Hive Mind at Work: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Group Intelligence to Create Meaningful and Lasting Change,

By 劉奕酉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0|神隊友、還是豬對手?與AI協作,讓每一次進步都更有價值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0|神隊友、還是豬對手?與AI協作,讓每一次進步都更有價值

嗨,我是奕酉。 AI 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 你是否也曾想過,這個看似全能的助手,究竟會成為推動你成長的「神隊友」,還是拖慢你腳步的「豬對手」? 這一期,我想和你聊聊「與 AI 協作」這個主題。 如何讓 AI 不只是每個月繳費的工具,而是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優質夥伴。只要找對方向、用對方法,每一次與 AI 的互動,都能讓你的進步更有價值、更有深度。 如果你期待接下來會分享什麼厲害的技巧。 很抱歉,並沒有。 但我希望能帶給你一些思考和自我提問,至於你的答案會是什麼,也許會很有趣。 .. . 一|不須同意,AI 已經悄悄融入你的生活 你有沒有發現,AI 已經靜悄悄地走進了我們的日常? 從自動整理郵件、協助寫作,到數據分析和內容規劃,AI 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節奏,也在重塑我們的學習方式。 前幾天,我在附近的星巴克工作,看到某一桌幾位年輕設計師用 AI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科技的浪潮永遠不會等人,人的主動性與創造力才是立足未來的關鍵

書選閱讀|科技的浪潮永遠不會等人,人的主動性與創造力才是立足未來的關鍵

雷・庫茲威爾的《奇點已近》是一本預言書,還是照見當下焦慮的一面鏡子? 奇點已近:當人類與AI融合一體書名:奇點已近:當人類與AI融合一體,原文名稱: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 When We Merge with AI,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7736005,頁數:512,出版社:經濟新潮社,作者:雷.庫茲威爾,譯者:許瑞宋,出版日期:2025/06/05,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他預言2045年左右,隨著AI、奈米科技與生物工程的融合,人類將進入一個智能與壽命都大幅突破的新紀元。這場奇點革命將徹底改寫人類的定義、能力與社會結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書中提到的核心觀點包括: 一|科技發展的速度正以指數級加速,AI、奈米科技、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金錢陷阱:財富的迷思與真相,金錢是陷阱、抑或自由的選擇?

書選閱讀|金錢陷阱:財富的迷思與真相,金錢是陷阱、抑或自由的選擇?

當一個人不再是支配金錢,而是被金錢所操控時,看似擁有大筆財富,卻一點也不自由,在無形之中,金錢反而變成限制自己的枷鎖。如何在金錢、權力、自由之間做出抉擇,阿洛.薩瑪透過他於市場多年的獨到眼光,以思緒清晰的筆法,寫出其所見所聞和案例,幫助讀者透析市場的本質。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