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三個步驟,用圖像將想法植入對方的大腦中

書選閱讀|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三個步驟,用圖像將想法植入對方的大腦中

說不清楚的,就用圖解讓人一看就懂。

這是我在《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中提到的一個觀點。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
書名: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4171878,頁數:352,出版社:天下文化,作者:劉奕酉,出版日期:2025/02/27,類別:商業理財

當我們用文字、語言來表達時,可能會因為對方和自己有著不同的經歷背景、經驗認知與價值觀,而有理解上的差異,然後各自在腦中描繪出不同的圖像。

這時候,就會造成溝通上的阻礙。

為了縮小這個認知上的差異,使用「視覺化圖解」是個好方法!

...

你該學會視覺化圖解的兩個理由

多數人對於視覺化內容的反應遠勝於文字。

我們每天從外界接受、傳達到大腦中的資訊,超過九成都是屬於視覺化資訊,而大腦處理視覺化資訊的速度,約莫是處理文字資訊的六萬倍以上;面對海量的資訊,我們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視覺化的內容。

在網路社群中,最容易觸及受眾與被分享的,也是視覺化內容。

將資料視覺化,更能吸引目光與注意力,在資訊大海中更容易被看見、快速理解。像是一頁式懶人包、忘形流簡報,早已是網路行銷推廣視覺化素材的首選,而全息圖也是一種視覺化圖解的應用。

吸睛、易懂、好傳播的特性,這是我認為人人都該學會視覺化圖解的第一項理由。

第二項理由,與知識萃取、內容變現有關。

簡單說明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視覺化,就是讓人一看就懂、不說也明白。另一方面,圖文的搭配,文字好記憶、圖像好理解,也能提升內容的專業感,讓人產生一種印象:你的內容是有價值、值得關注的,而且會更樂於分享。

近年來,知識萃取與內容變現蔚為風潮,不少人都想藉此培養斜槓技能或開展第二人生。光是會寫文章還不夠,更需要圖像、圖表來增添視覺性;還有人另闢蹊徑,靠圖像與圖解打開自己的市場,知識懶人包、知識圖卡、忘形流簡報、手繪圖像記錄,還有我多年來推廣的全息圖,愈來愈多的視覺化形式產出,也讓內容變現的市場蓬勃發展。

不論你懂不懂視覺化圖解,你都已經身處其中了。

但是,該如何學會這一項技能呢?不會畫圖、沒有美感,是不是就做不好圖解?我想這是多數人都會存有的誤解。

隨著時代進步,視覺化這件事早已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許多軟體工具的發展,讓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水準以上的視覺化作品,雖然距離專業人士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是已足夠用在溝通、行銷或其他日常生活與工作上的場景了。

我認為,視覺化圖解的本質,是為了降低理解門檻、提高溝通成效。

比起美感、技巧,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想法?然後,我們需要的是將你的想法轉化為具體可見的觀點。在《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中,告訴你如何運用「結構化思考」將想法轉化為觀點?如何將觀點用一張圖來展現?

但也有讀者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完全沒有基礎,該如何開始呢?

我的建議是現在開始養成一個習慣,拿起筆在紙上邊想邊寫下來、邊說邊畫出來,手腦並用就是訓練圖解思維最簡單、也是相當有效的方式。

事實上,許多人都會這麼做,只不過並非有意識的刻意練習。

那麼這樣的練習有沒有書籍可以參考呢?我想到多年前看過的這本《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就是在告訴我們這項技巧,透過三個步驟,九張圖解工具,就能將想法變現、讓人秒懂!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9張圖教你快速抓住重點、高效溝通,再也不離題
書名: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9張圖教你快速抓住重點、高效溝通,再也不離題,原文名稱:산으로 가지 않는 정리법,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9517428,頁數:224,出版社:樂金文化,作者:朴信榮,譯者:Loui,出版日期:2021/12/01,類別:商業理財

...

根據訊息傳達的目的、結構,選對合適的工具組

就像修繕達人的工具組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對應著不同的功能與場景。你當然可以拿著螺絲起子敲釘子,但絕對沒有用鐵鎚來得輕鬆順手;解決圖解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用心智圖來呈現所有的資訊,但不是每一次都管用、展現出一目了然的視覺化資訊;這是因為資訊的結構不只有一種,只有用正確的資訊結構呈現,才會讓人好理解。我在《高產出的本事》中,將圖解區分為四種:

一|用樹狀圖「歸納」內容的觀點脈絡
二|用流程圖「梳理」內容的運作機制
三|用矩陣圖「定位」內容的交互比較
四|用文氏圖「強調」內容的交集關係
對應不同目的的四種圖解框架

這是我為了更好地呈現資訊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四種圖解框架。

但圖解並不只這些,憑藉著幾何圖案和線條,我們可以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圖解方式。但整理為圖解框架,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掌握什麼時候該選擇哪一種方式來呈現?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更專注與聚焦在想法上,那才是溝通更重要的部分。

在這本《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中提供了九種圖解工具,對應不同的使用場景。我用一張「圖解」來說明書中的九種圖解工具,與《高產出的本事》中提到的四種圖解框架,存在著什麼樣的對應關係?

《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與《高產出的本事》的圖解框架對應關係
一|樹狀圖對應到「樹狀圖」
二|流程圖、循環法、金字塔,都是對應到「流程圖」的一種變化
三|表格法對應到「矩陣圖」的一種應用
四|共通點對應到「文氏圖」
五|比較法、比喻法、公式化,都是「抽象」與「具象」之間的一種轉化形式

這樣,你是不是更清楚這些圖解模組的對應關係了?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將其他類型的圖解框架進行歸納與分類,讓它們的關聯結構更為清晰,在使用上也會便於挑選合適的框架。

...

視覺化圖解三步驟:要素、關係與變化

掌握了圖解框架的運用,想要做出視覺化圖解,只要三個步驟。作者提到要做出簡單易懂的圖解,先自問三個問題:

一|我要呈現的重點是什麼?
二|這些重點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性?
三|提出的辦法、呈現的資訊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這三個問題,對應的就是書中的 CCC(Cell、Connection、Change)

以書中的一個案例「如何突顯提案的重點」來說明,我想你會更清楚如何運用這三個步驟來完成圖解。這個提案,是為了幫助置身惡劣環境的孩童,希望將真實情形闡述給希望善款獲得妥善運用的捐助者。在整理相關資訊之後,第一步是彙整出資訊中有哪些重點?

要素(Cell):資訊中有哪些重點?

從蒐集得來的資料中,顯示將近一半的孩童因為無法吃早餐而導致營養不良;將其中的關鍵數據,先用簡單的幾何圖案畫出。

第一步、要素:整理出資訊中有哪些重點?
關係(Connection):這些關鍵重點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因為沒有錢難以獲得糧食,吃得不好所以營養不良;導致時常生病,而生病則不能工作,所以又變得貧窮,也就更沒錢獲得糧食,陷入悲慘的惡性循環。所以,可以用循環法或流程圖來呈現這些元素之間的關聯性。

第二步、關係:以循環法或流程圖來展現要素之間的關聯性

或者是找出共通點,強調問題的核心原因是因為「缺糧」所導致惡性循環。

以找出共通點(文氏圖)來強調問題的核心原因,也是一種關聯性的結構
變化(Change):我們提出的想法可以帶來哪些改變?

儘管無法解決所有的孩童問題,但是可以先解決惡性循環的起始點,也就是缺糧的問題。所以我們先針對提供早餐這件事來著手。

不僅僅是提供早餐,還要讓孩童與朋友共同用餐,讓他們每天早上都有可以談話、予以關心的對象,如此的溫暖將會涓滴累積在孩童心中,凝聚為一股正面的力量

如果將「問題」與「對策」結合畫成圖解,就會是如下圖所呈現的。

第三步、變化:提出的想法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透過圖解與數據的提供,就能讓提案時更有說服力。

在這裡我對步驟三「變化」的理解是,從資料、資訊到洞見的轉化過程;特別是在希望透過資訊展現來達成某種目的時,光是呈現出資料或資訊是不夠的,必須轉化成「能讓對方採取行動」的洞見才有意義。

而創造行動誘因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數據說話。所以,你會發現到在視覺化圖解中,不光是指有圖解,而需要文字與數據的輔助來提升說服力與記憶性。

最後,我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更清楚這本書中提到的九種圖解工具和 CCC 視覺化原則。

關於《韓國企劃女神CCC思考整理術》的全息圖

...

結語:用視覺化將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

我們的心智包含左、右半腦兩個部分,分別處理語言聲音、視覺圖像。

人的情感產生於右半腦,所以視覺圖像本身就具備情感力量。同樣的訊息,當心智透過文字與圖像這兩種不同的途徑獲取時,產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

我在《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這本書中提到,圖像好理解、文字好記憶,就是資料視覺化的本質,同時吸引人的左、右腦。將一個訊息植入對方心智最好的方式,就是結合文字與視覺化圖像,讓文字更有力量。

但我也意識到要做出一張好的圖像,不單單是視覺化技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將「模糊抽象的想法」或「複雜大量的資訊」先梳理歸納出具象的觀點?為此我寫了《看得見的高效思考》這本書,正是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困擾。

讓你能有結構地產出自己的觀點,並將觀點用視覺化來表達!

視覺能比語言更能產生強大的影響,是因為視覺不需要任何翻譯,就能跨越語言邊界。這讓我們在面對不同國情文化、背景領域的對象溝通時,都更具有優勢。

視覺化圖解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科學研究、資料探勘(Data Mining)、數據分析、市場調查、簡報溝通、互動教學等領域。總結來說,可以使用在以下六大場景:

.企劃撰寫、客戶提案:用視覺化的圖表提升專業說服力
.商務簡報、工作報告:用視覺化圖解來提升整體質感、降低溝通成本
.社群經營、活動文案:用視覺化的資訊懶人包創造話題,不只吸睛、也能吸金
.文章寫作、內容變現:圖文並茂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聽體驗
.會議討論、教育培訓:說不清楚、過於複雜的內容,用視覺化圖解一看就懂
.閱讀學習、知識萃取:將一本書轉化為一張全息圖,征服所有人的目光

無論你將視覺化圖解運用在什麼場景,請謹記一件事:都是為了更好的溝通!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05|如果我沒辦法一直發文,是不是就輸了?內容節奏可以慢,信任關係可以深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05|如果我沒辦法一直發文,是不是就輸了?內容節奏可以慢,信任關係可以深

嗨,我是奕酉。 最近,有幾位創作者朋友跟我聊起內容焦慮。 「好像不發文就會被演算法遺忘。」 「沒更新就會被市場忘記,會不會就這樣輸了?」 這些話我聽了很有感,一方面,我自己也走過這段壓力;另一方面,近期我跑了好幾場《看得見的高效思考》的新書專訪,不少主持人都不約而同問到一個問題 「你怎麼兼顧那麼多角色:寫作、教學、顧問、創作,還有家庭生活?」 我不會說自己平衡得很好,但我一直記得一件事: 不要讓創作節奏,變成焦慮的來源。 我希望我的內容,是為了建立信任,而不是填滿版面;是為了開啟對話,而不是證明我還在線上。 曾經有不少人給我這樣的建議: 寫文要有主題的配比、發文要盤算著頻率和時機點,最好短影音和 Podcast 也要安排一下。 我覺得好像有道理,但是看著別人產出內容的頻率,再對照自己的空檔與能量,內心難免會冒出一個聲音: 「我是不是跟不上了?這真的是我想做的嗎?」 但後來我開始問自己另一個問題: 我真正想經營的是「內容」本身,還是「信任」這件事? ... 前幾天讀了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你以為自己會思考,其實只是會反應

職人觀點|你以為自己會思考,其實只是會反應

你以為自己會思考,其實只是會反應。 「這個專案好像不太對勁,但我說不出問題在哪。」 「每次開會我都有想法,但總覺得說出來不夠有力。」 「我很努力在解決問題,可是後來才發現,那根本不是關鍵問題。」 如果你也曾有這些感覺,不代表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習慣用「反應」在工作,而不是用「思考」在前進。 ... 思考,能幫你看清楚並回答三個問題 在現代快節奏的工作環境裡,多數人太容易進入自動駕駛模式:聽到問題,就立刻給答案;被問意見,就立刻選邊站;主管一問,就急著表態。 但這些,其實都只是「反應」而不是思考。 反應,是快速但模糊的;而思考,則是有架構但更清晰的。 真正的思考,應該要幫你看見三件事: 一|你在解決什麼問題?(不只是解決眼前表象) 二|你為什麼這樣選擇?(不是依照慣性做決定) 三|你能怎麼說服他人?(不只說出自己的直覺) 這也是我寫下這本書《看得見的高效思考》的原因。 這本書不是教你變得更聰明,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Day Trading Attention:從注意力的當沖策略,  反思內容經營的另一種可能

書選閱讀|Day Trading Attention:從注意力的當沖策略, 反思內容經營的另一種可能

Gary Vee 在去年推出的新書,延續一貫對品牌行銷與社群媒體的洞見。 Day Trading Attention: How to Actually Build Brand and Sales in the New Social Media World書名:Day Trading Attention: How to Actually Build Brand and Sales in the New Social Media World,語言:英文,ISBN:9780063317598,頁數:224,作者:Gary Vaynerchuk,出版日期:2024/05/21,類別: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讓行動看得見,用可視化找回工作的節奏與掌控感

書選閱讀|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讓行動看得見,用可視化找回工作的節奏與掌控感

收到今周刊寄來的這本書。 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不加班、不瞎忙、不崩潰,實現Work-Life Balance!書名: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不加班、不瞎忙、不崩潰,實現Work-Life Balance!,原文名稱:時短と成果が両立する 仕事の「見える化」「記録術」,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7589175,頁數:264,出版社:今周刊,作者:谷口和信,譯者:林詠純,出版日期:2025/03/27,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 從書名和介紹來看,的確和我的新書《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在直覺上有幾分關聯性。看過之後,我的想法是:同樣都是在展現「看得見」的力量,不過著重的面相略有不同。 在《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