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AI時代生存聖經,提升AI素養需要掌握的最小知識

在這個時代,你未必需要跟上 AI 技術的發展,但瞭解與掌握 AI 能如何改善你的生活與工作肯定是必要的。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清晰的架構,告訴你關於 AI(特別是生成式 AI)該知道的四大面向。(文/劉奕酉)

書選閱讀:AI時代生存聖經,提升AI素養需要掌握的最小知識

在這個時代,你未必需要跟上 AI 技術的發展,但瞭解與掌握 AI 能如何改善你的生活與工作肯定是必要的。

正如書封上的那句話。

「會取代你的不是 AI,而是會用 AI 的人。」

然而,我們正處於技術大幅躍進的階段,今天學會的、使用的工具和技術,可能過幾天就被重新定義了;因此,對於 AI 的認識與理解也必須與時俱進

我的觀點是,除非你本身就是 AI 從業人員或是藉此蹭熱度的自媒體,需要掌握最新進度或獲取話題。否則一般人每個月看花些時間了解就好,不需要每天或時刻追逐著最新進展。

...

作者伊藤穰一,是日本著名的科技學者、創業投資家和作家,在科技與社會變革領域有著深厚的研究和貢獻。

身為創用 CC 董事長兼執行長,他積極推動開放資源和創意共享,促進知識的自由流通。在 MIT 媒體實驗室任職期間,他共同創立了「人工智慧倫理與管理基金」並主導了與哈佛法學院聯合開設的「AI倫理與管理」課程。

伊藤穰一的諸多貢獻獲得了多項大獎的肯定。

包括「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終身成就獎」和「EPIC終身成就獎」,並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百大全球未來領袖」、《時代雜誌》「世界網路精英」、《商業週刊》「25位網路最具影響力人物」。

他的工作和研究對於理解和應對 AI 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本著作中,探討了在AI時代如何生活和工作的策略,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見解,也期許幫助讀者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更高的目標和價值。

那麼我們該了解關於 AI 的哪些呢?

我想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清晰的架構,告訴你關於 AI(特別是生成式 AI)該知道的四大面向。

...

一|生成式 AI 徹底改變了工作方式


生成式 AI 技術的出現,不僅能夠自動生成文字、圖像和音樂,還能夠進行複雜的數據分析和預測。現在 AI 可以自動生成報告、撰寫文章,甚至進行法律文件的初步審查,讓人們能夠專注於更具創意和戰略性的工作。

「生成式AI的出現不是要淘汰人類,而是要拓展人類的極限。」

許多職業將不再需要執行機械性、標準化的工作。

舉例來說,業務人員可以加速數據的彙整與計算,老師可以創造更有趣的學習體驗,程式設計師不再需要編寫簡單的程式。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比方說提示詞工程師,他們需要編寫具備「匠人技藝」的提示詞。

這意味著許多傳統的工作流程將被重新定義,工作方式將從凡事親力親為轉變為將雜務交給 AI,得以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部分從而提高效率和創造力。

工作將變得更像是「組合」與「混音」,而非單純執行。

...

二|人人都能自主選擇學習,創造不再從零到一


「AI 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AI 的普及將改變教育方式,學校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而不再是單向的傳授知識而已。AI 技術也帶來了學習方式的革命,不僅能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還能幫助學習者更高效地獲取知識和技能。

這意味著學習者不再受限於傳統的教育模式,而是可以自主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實現終身學習。

此外,創新也不再是從零到一,而是改編和應用現有知識和技術。

AI 能幫助我們快速生成創意,並對其進行改進和優化。

這種創新模式讓任何人都能夠參與到創意的過程中,並與 AI 共同打磨創意,實現從零到一的飛躍。

...

三|對社會帶來多元化影響、挑戰與風險


生成式 AI 對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進步,更涉及組織結構、權力分配、教育模式,以及價值觀的轉變。

首先,推動社會從「集中式」結構轉向高度透明的「分散式」結構。

傳統的 Web2 由大型科技公司掌控數據和權力,形成中央集權的結構。而區塊鏈技術推動了 Web3 的發展,強調分散化和去中心化。生成式 AI 的發展與 Web3 的趨勢並行,兩者結合將加速社會結構的轉變,權力將從少數人手中分散到更多人手中,形成更公平和民主的社會。

AI 技術的應用,像是 AI 可以協助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運作,包括編寫智慧合約、管理會議、分析決策過程,讓組織更有效率且透明。

其次,是工作與經濟模式的轉變,人們將更重視獨特性、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面有提到,生成式 AI 可以協助完成許多機械性、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們可以專注於更具創造性和策略性的任務。這將改變各行各業的工作流程,提升效率;同時也會創造新的職業機會。

隨著 AI 的發展,個人價值觀與企業的商業模式也會隨之改變。人們將更重視獨特性、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可以利用 AI 分析數據,了解用戶需求,提供個人化服務。

再來,是組織管理與領導力的轉變,領導者更像是引導者和協調者。

AI 可以成為團隊協作的夥伴,協助成員進行腦力激盪、共同解決問題,並且提升溝通效率。

領導者不再只是發號施令的角色,而更像是引導者和協調者。AI 可以協助管理者分析數據、評估員工能力,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以人為主的管理模式將會成為主流,未來的領導者需要具備觀察人性的能力,理解團隊成員的能力和個性,並善用 AI 來協助他們發揮所長。

最後,是可能會帶來新的社會公平與倫理問題。

雖然 AI 有助於知識普及,但同時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付費的 AI 服務可能會讓有經濟能力的人獲得更多優勢,造成資訊和工具上的差距。此外,AI 的學習資料來自人類數據,因此可能帶有既有的偏見和歧視,例如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因此,如何確保 AI 的公平性,是未來社會的重要挑戰。

與此同時,AI 的發展會帶來新的倫理問題,包括如何保障數據隱私、如何防止 AI 被用於犯罪、如何處理 AI 生成作品的版權等。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共同討論並制定相關規範。

...

四|提升 AI 素養是未來生存的重要能力


「未來的商業技能基礎是 AI 技能,學會利用 AI 工具將成為必備能力。」

理解 AI 並善用相關的應用工具將成為未來的新素養。包括掌握撰寫提示詞的技巧、理解 AI 的性格並具備校正與校閱的能力。

職場工作者應該積極學習和掌握 AI 技能,提升自己的 AI 素養,並將其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才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

總結來說,我認為這本書不在於顛覆既有的認知。

恰好相反的是導正我們對於 AI 的誤解,以及破除想像出來的恐懼,能用合理、協作的視角看待 AI 帶來的影響、衝擊和改變,讓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 AI 時代的變革,並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就如同過去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訊革命一樣,我們無法拒絕或與之對抗;我們需要積極擁抱 AI 帶來的變革,同時也要警惕其風險,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公平、更美好、更有效率的社會。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02|思維破局、行動突圍,讓影響力看得見!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02|思維破局、行動突圍,讓影響力看得見!

嗨,我是奕酉。 在上一期的電子報中,我們談論了「選擇與影響」這個主題,分享了選擇帶來的影響力,以及如何提高個人的影響力?收到一些回饋與詢問,我也和幾位讀者有了進一步的交流,衍伸出「如何思考」這個議題。 這真的挺有趣的!的確,在授課與交流的過程中,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老師,你說的這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我自己看書中的案例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但是,自己想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不清楚該如何思考,才能產出好的結果? 你也會有這樣的疑惑嗎? 我想讓你知道,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所接收的這些成功經驗或有效方法,大多是省略了思考的脈絡的。比方說,在表達一個觀點時,我們會說明根據來支持這個觀點,然後用一些實例來佐證這些根據。這樣的做法,是為了讓表達更簡明扼要、合乎邏輯,也是為了強化與聽眾的連結與說服力。 但我們不會去說,試過哪些失敗的案例、無效的方法,或說服力不足的根據,對吧?因為多數聽眾對於我們「試誤」的過程可能不感興趣,他們更想知道成功的最短途徑是什麼? 但「試誤」是思考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步驟。 當我們看得見那些錯誤、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獵豹閱讀法:快速不是終點,思考的價值在於輸出

書選閱讀|獵豹閱讀法:快速不是終點,思考的價值在於輸出

「不只是閱讀技巧,而是面對資訊時的策略姿態。」 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一種直觀感受。 只是讀得多又快,讓人工智慧來就好了,對吧? 獵豹閱讀法的概念,是運用科學原理,透過分解任務訓練閱讀,達到速度、理解能力同步提升並學以致用。 在我的理解,快速閱讀的終點不該只是讀完更多的書,而是擁有更強的思考力與話語權。從書中我也歸納出的四個核心觀點: 一|閱讀的價值,在於精準的捕捉觀點能力 二|快速閱讀不在於讀更多,而是為了說更好 三|視覺化掃描,養成建構知識圖譜的習慣 四|閱讀的終點,擁有思想的影響力 ... 一|閱讀的價值,在於精準的捕捉觀點能力 我們每天接收大量的訊息,但只有極少數能轉化為可用的觀點資產。閱讀的價值不在於快速,而是能否精準的捕捉到核心的資訊並轉化為觀點? 書中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如何讓大腦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該記住的那兩成關鍵資訊? 我認為,僅僅「抓重點」是不夠的。而是在閱讀中不斷自問:這個訊息帶著什麼樣的觀點性?我又該如何轉化為自己的表達觀點? 獵豹式的快速吸收,就是像金字塔一樣,由下而上層層過濾轉化為自己的觀點。 一)快速略讀:這本書想說什麼? 二)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一流、二流、三流的表達術/說話術/提問術:掌握建立關係、精準傳達、引發思考與行動的技術,全面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書選閱讀|一流、二流、三流的表達術/說話術/提問術:掌握建立關係、精準傳達、引發思考與行動的技術,全面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桐生稔在不同時期出版的三本書。 他是日本的職場溝通與人際關係專家,專注於說話、表達和提問技術的研究與教學。他的教學風格實用而直接,擅長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能在日常和職場中立即見效的技巧,這一點在他的書中也能清楚感受到。 桐生稔認為溝通不僅是說話的藝術,更是一種讓對方舒服並願意行動的能力,這和我時常在強調要兼具理性和感性的「精準表達」是一致的概念。 一流、二流、三流說話+表達套書(2本)書名:一流、二流、三流說話+表達套書(2本),原文名稱:雑談の一流、二流、三流、説明の一流、二流、三流,語言:繁體中文,頁數:456,出版社:商周出版,作者:桐生 稔,譯者:邱香凝,李貞慧,出版日期:2024/01/20,類別:商業理財博客來一流、二流、三流的提問術:

By 劉奕酉
書選閱讀|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打造你的不平等優勢,找到低風險創業的起步策略

書選閱讀|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打造你的不平等優勢,找到低風險創業的起步策略

最近在一場訪談中被問到做為自雇者的「優勢」。 我腦中快速浮現了幾本書。不過說到和創業、自雇者最有關聯性的,應該是五年前看過的《The Unfair Advantage》這本書。 「善用個人的不平等優勢,以最低風險、小規模測試市場,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微型公司。」 即使資源有限,善用不平等優勢,每個人都能創造成功事業,就是這本書的核心觀點。 回過頭來看,我在知識自雇者這條路上其實印證了書中不少觀點,也的確是持續創造與善用不平等優勢來打造與發展自己的事業。 ... 那麼,我是如何理解這本書的? 做為知識自雇者,我會從「知識創業」與「內容產業化」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創造不平等優勢。結合這些年在寫作、教學與知識變現的經驗,總結出四個觀點: 一|盤點與形塑「不平等優勢」的組合 二|低成本創業的關鍵是以「內容」驗證市場 三|個人品牌即人脈;不靠資源,而靠「價值」連結 四|創業的本質是「影響力累積」而不只是賺錢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