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一流、二流、三流的表達術/說話術/提問術:掌握建立關係、精準傳達、引發思考與行動的技術,全面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桐生稔在不同時期出版的三本書。
他是日本的職場溝通與人際關係專家,專注於說話、表達和提問技術的研究與教學。他的教學風格實用而直接,擅長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能在日常和職場中立即見效的技巧,這一點在他的書中也能清楚感受到。
桐生稔認為溝通不僅是說話的藝術,更是一種讓對方舒服並願意行動的能力,這和我時常在強調要兼具理性和感性的「精準表達」是一致的概念。
而這三本書,分別從建立關係、精準傳達、引發思考三個面向,完整詮釋了高效溝通的全貌。
...
有意思的是,桐生稔的這三本書並不是像傳統商管書的寫法,展示一套理論與架構。而是用比較視角來剖析人們在不同溝通層次上的表現,讓讀者得以意識到自己的溝通習慣屬於哪一種層次,並透過具體的改善方法,一步步邁向一流的境界。
如果要說三本書之間的異同,我想會是
一|說話術:建立初步聯繫和好感
二|表達術:有效傳遞訊息與觀點
三|提問術:引導對話,啟發思考與行動
核心都圍繞著「精準表達」與「有效連結」這兩個在高效溝通上最重要的關鍵。
...
一|說話術,是溝通的「入口」
負責打開對話空間,建立連結和信任。
書中的重點放在「破冰」與「持續對話」的技巧,這在構建人際關係的初期尤其重要。桐生稔強調,說話給人的第一印象不見得要強烈,但必須讓人想繼續聽你說下去。
二|表達術,是溝通的「脈絡」
核心在於組織資訊、精準說明和說服力。
字面上是「表達」技術,但本質離不開「思考」品質。如何讓訊息的傳達有效果、更要有效率,溝通的脈絡就十分關鍵。
三|提問術,是溝通的「推力」
有效的提問,讓對話不只是停留在訊息傳達,而是能進一步引發思考、促進行動。而一個好問題更像一個引導思考的指示,能讓聽眾主動去探索,進而形成自己的理解與決策。
三者之間的關聯可以這樣理解:
說話是建立關係的起點,表達是有效溝通的核心,提問是深入互動的催化劑。
無論是日常的溝通表達,工作上的報告、提案與簡報,甚至是寫一篇文章或產出一本書,這提醒我們應該從「吸引注意力、傳遞觀點到引發行動」三個層次來思考如何做到高效溝通?
至於閱讀上的優先順序,我覺得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硬要選一本先讀,我建議從「提問術」開始。
因為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比一個好的答案更有價值,更能帶動彼此說話與表達的意願。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