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第十年的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25 跨年演說: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職人觀點|第十年的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25 跨年演說: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十年過去了,成為自雇者也進入第九個年頭。

對於跨年演說抱持的態度,從期待羅胖有什麼觀點,到現在聽聽他有什麼說法。沒有譏諷或揶揄,單純就一件事做十年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你得在大環境變化下與時俱進,也得在條件限制下做出調整,這一點我深有所感。也呼應了羅胖在演說的最後,說到近年的思考都可以歸納成這句話:

「凡牆皆是門。」

找工作難、創業難、生活難,處處皆是牆;但還是有人憑藉著新科技或新的想法撬開了一扇新的門。

想到年屆四十的自己,當初離開原有公司也同樣面臨到困境。有家庭、有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除了過往工作的技能與經驗,似乎啥也不會。

要找一份新的工作談何容易?我就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工作者,和大多數人一樣;成為自雇者,當時的選項也不若現在多元化。

我甚至想過去當外送車手。

成為自雇者的第一年我想了很多,也做了規劃。幾天前我分享過自己的知識產品規劃與佈局,不少人告訴我怎麼可以怎麼完整,太驚人了!但如果你看到的是八年前的那一張圖,全是空的;你或許會笑出來,說我癡人說夢。

「這能有多難?」

規劃了十年的藍圖,做就對了。遇到問題和阻礙,就去解決它,再不行就繞過它、改變它,過去我不就這樣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這次也可以。這不是自信,而是堅毅;我知道會有阻礙、會失敗,但我也可以從這些當中獲得養分,繼續前行。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一切,就是用超乎常人的努力。

最近看了張忠謀自傳和黃仁勳的傳記,都提到這點。成功固然有太多的因素影響,但有一項確定性是他們可以把握住的,那就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回到羅胖的這句話:凡牆皆是門。

他說一個人不一定要自己創造多大的功業,但是如果我們在自己的生活里有熱血的心腸、敏銳的行動,我們就有可能被周圍的人記住,被偉大的事業容納,被偉大的筆觸書寫,從而進入歷史。

這應該是我對今年的跨年演說,最有感觸的一段。

對我而言,這樣就夠了、有收穫了。

...

話說回來這次的主題是《來自未來的好消息》

我沒看演說內容,但從逐字稿內容也能感受到他比以往更表達自我;這是從一個演說者的角度觀察到的。

「好消息就在我們周圍,如果它最後是好消息,那它只是我們努力的模樣。」

是啊,當下的好消息就只是努力的結果。

我們著眼的是未來如何創造出更多好消息?而不是沈溺於過往或當下的成就。常常有人說我很樂觀,我很認同羅胖說的,樂觀者和悲觀者的區別,不在於觀點,而在於:

「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整場演說由此開場,接著述說水面下、確定性中、關係內、寂寞處,與藏在人工智慧中的好消息。

從演說者的視角,整場演說可能平淡無奇,但至少守住了開場和結尾,貫徹了峰終效應的運用;我想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如果你問我這場演說值不值得推薦?

我會告訴你,至少頭尾看一下會對你有幫助的。

相關連結:羅振宇2025“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全文稿 (含全套PPT)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3|別只是展現自己,而是讓別人因你而不同;兩種價值觀念,決定你是否永遠在競爭

奕酉的閱讀、學習與觀察 #013|別只是展現自己,而是讓別人因你而不同;兩種價值觀念,決定你是否永遠在競爭

嗨,我是奕酉。 我們常聽到「要展現自己的價值」的建議,好像只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成果秀得夠清楚,大家自然就會欣賞你、重視你。 可是,事實真的那麼簡單嗎?如果你只是單純想被看到,競爭的壓力也許永遠不會消失。如果你有長期追蹤我的文章或書籍,應該也常看見「創造價值、展現價值」的觀點。然而,觀點之所以是觀點,正是因為伴隨著支撐觀點的理由、輔助說明觀點的論述,才是一個完整的內容。 如果將觀點去脈絡化,只剩下關鍵的一句話,往往就容易產生曲解或衍生出不同的意思。 ... 去脈絡化的金句,可能只是毒雞湯 比方說「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你會如何解讀? 「只要選對產業、搭對風口,成功就會自然來,努力不重要。」 「我只是還沒找到對的選擇,所以現在不需要太努力。」 「只要選得對,一切就會順利。」 「選擇先天決定命運,努力只是加減分。」 「一定要選邊站:選擇重要,努力就沒那麼重要。」 這些都是常聽到的說法,被過度簡化、甚至錯誤解讀,導致許多人用來合理化不努力或逃避現實。前兩種說法,是把選擇當作投機、

By 劉奕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