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人生的五種財富:幸福與成就不是單一指標的追逐,而是多元財富的動態協奏

顛覆傳統只以金錢衡量成功的觀念,提出人生應追求五種財富:時間掌握、社會關係、心理成長、身體健康與金錢財富,並提供了一套實用框架,幫助你設計屬於自己的夢想人生。

書選閱讀|人生的五種財富:幸福與成就不是單一指標的追逐,而是多元財富的動態協奏
顛覆傳統只以金錢衡量成功的觀念,提出人生應追求五種財富:時間掌握、社會關係、心理成長、身體健康與金錢財富,並提供了一套實用框架,幫助你設計屬於自己的夢想人生。

簡單來說,這就是這本書在談的事。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書名: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原文名稱:The 5 Types of Wealth: A Transformative Guide to Design Your Dream Life,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7678374,頁數:352,出版社:商業周刊,作者:薩希‧布魯姆,譯者:唐傑克,出版日期:2025/07/03,類別:商業理財

書封上都有寫,你知道、別人也知道,但很少人能做到。為什麼?

因為在「知道」與「做到」之間,隔著行動、環境、心態與習慣的多重關卡。即便告訴你成功者的方法與技巧,你也無法複製,畢竟每個人的背景條件不同。

你需要主動設定明確的目標、定期自我檢視、勇於調整,並竊願意突破社會與自我設限,才能逐步實踐五種財富的全方位平衡。

讀書不難,AI 也能幫你讀,但它無法幫你行動、更無法讓你獲得真正的滿足。因為它能幫你做的,也能幫其他人做;只要你願意付費、懂得開口問。所以那不會是你的優勢,但不懂得善用就會成為你的劣勢。

真正的關鍵,仍是在於行動、反思與調整自己,而非一再鞏固自己的偏見。

.. .

真正帶來改變的三個問題

這本書不難讀,寫的淺顯易懂又有結構性。反而更多時間,我是在想、在盤點自己在這五個面向的財富有多少?我又該如何理解、如何做出調整(假如有必要)?

「幸福與成就不是單一指標的追逐,而是多元財富的動態協奏。」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我想會是「動態協奏」這個關鍵詞。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需要動態做出調整;不是個別獨立的指標,而是像樂曲協奏一樣,讓五種財富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又能相互成就。

知道這五種財富是什麼,並不會帶來改變。

真正的關鍵在於以下三個問題:

一|你如何深刻理解這些財富的意義?
二|你如何根據人生階段與個人需求,分配重心與順序?
三|你是否能有意識地調整,找到屬於自己的多元平衡?
Indian rupee banknote

.. .

問題一:如何理解五種財富?

時間掌握、社會關係、心理成長、身體健康與金錢財富,我們可以個別去理解,但必須將它們視為一個系統。就像人的身體,大腦、心臟等器官可以個別去了解,但事實上它們是以一個系統在運作的。

每一種財富都重要,但它們的「互動」與「動態平衡」才是富足人生的關鍵。比方說,擁有時間但沒有人分享、財富豐厚卻健康不佳,都難以真正滿足。

一|時間財富:選擇與專注的智慧

現代人忙於追逐外在成就,卻忽略了時間的珍貴。

掌握時間財富,意味著「主動選擇」而非「被動應對」時間的運用,學會對不重要的事說不,將時間投注於家人、摯友與自我成長等,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上。

問題在於如何奪回主導權?書中提到一些做法,在許多熱門暢銷書中也有不少方法的介紹,你可能也都知道,但還是做不到。為什麼?

因為你並沒有把時間看得那麼重要。所以你願意用時間去換取其他你更在意的事情,比方說抱怨、排隊、追逐著無意義的文章與新聞。時間就是生命,如何分配時間,反映了你對人生的優先順序。

二|社會財富:深度連結與社會責任

這是指你與他人連結的品質與深度,包括親密關係、社群歸屬感與社會地位。試想:在你人生的重要時刻,誰會坐在前排?這些人才是真正重要的人。

台灣重視人情與社群歸屬,社會財富不僅是人脈,更是彼此信任、互助的網絡。與其認識千人,不如經營幾段真誠的關係。在成為自雇者之後,更深刻體會到書中所說的,社會財富包含對社會的回饋與責任感,讓個人價值延伸至更大範疇。

三|心理財富:持續學習與內在成長

包含持續學習、成長、好奇心,以及人生目標與使命感;這是自我實現的根本。面對不確定的世界,唯有持續學習、保持好奇,才能不斷突破自我。

要累積心理財富,就必須透過自我反思、設定目標,善用工具(如書中所提到的目標地圖、費曼技巧)來強化心理韌性。

四|身體財富:健康是一切的基石

包括你的健康、活力與身體機能,這是其他財富的基礎,也是所有夢想的前提。無論事業多成功,失去健康一切都將失色。保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良好作息,對健康的投資永遠不嫌早。

五|金錢財富:金錢是工具而非終點

關於財務資源的累積與管理能力。金錢是實現自由與夢想的工具,但絕非人生的全部。理財要有目標,追求財務穩定與自主,而非盲目積累。更重要的,金錢應該服務於時間、健康、關係與自我成長,讓人生更有選擇權。

...

問題二:如何分配重心與優先順序?

人生有季節之分,每個人生階段的重心都不同。年輕時可能重視學習與財務基礎,中年後更重視健康與關係。這些排序會隨著角色、責任與目標變化而調整。

所以,需要定期自我盤點,但時間點因人而異。

書中設計的「財富健檢」與「目標地圖」等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檢視五種財富的現況,辨識當下最需要補足或優先投入的面向。

理解了現況,才能進而設定目標,聚焦在高槓桿的行動上。比方說,透過「能量日曆」追蹤哪些活動帶來正能量,哪些消耗自己,據此調整時間與精力分配,把重心放在最重要、最有回報的事物上。

所以重點不是做好「時間」管理,而是做好「能量」管理。

...

問題三: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多元平衡?

歸納書中的建議,我想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基本原則。

一|動態調整,沒有標準答案

書中強調,沒有一套適用所有人的「完美比例」。所以你需要根據當下的目標、挑戰與渴望,靈活調整五種財富的投入比例。

二|持續反思,也需要實驗來驗證假設

自我檢視、目標設定與行動練習肯定是必要的。除此,還要定期反思哪些調整帶來正向改變,哪些仍需修正,逐步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三|放下執念,夠好就好、沒有所謂完美

書中特別提醒,追求「足夠」而非「極致」,避免因過度追求單一財富而犧牲其他面向。當你學會接受人生的動態不完美,才能真正感到自在。

.. .

「幸福與成就不是單一指標的追逐,而是多元財富的動態協奏。」

有意識地累積和調整重心,才能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一流工作者教你把思考轉換成圖像,讓每次表達都直擊人心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