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錯的人,只能相互消耗生命;對的人,才能相互滋養

書選閱讀|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錯的人,只能相互消耗生命;對的人,才能相互滋養

迎接週末,分享一本剛收到的新書。

過去幾年的疫情期間,許多人對工作與生活感到焦慮,甚至懷疑人生。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

這本書的作者,李尚龍,是中國的暢銷書作家。

出版過不少類雞湯的書籍,談青春、理想,也談職場的迷惘與不安。我曾經看過幾本,還算是有收穫;過去幾年台灣的出版社也引入過他的幾本書。

他在疫情期間開設了一個專欄,持續一百天日更,以書信的形式回覆讀者在工作、生活、學習、社交、職場、愛情與家庭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難問題。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
書名:請遠離消耗你的人,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746909,頁數:368,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李尚龍,出版日期:2024/01/09,類別:商業理財

這本《請遠離消耗你的人》就是從這些專欄所整理出來的內容。我看完後,發覺書中的建議和方法還算挺實際的,不是那種高大上或空泛的論點;有時候,更多的是反向提問讓讀者自己去思考答案。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問一個好問題,永遠比得到一個好答案更重要。

總結整本書都在傳達一個重要的概念:錯的人,只能相互消耗生命;對的人,才能相互滋養。

所以內容在告訴你,如何辨識並遠離消耗你的人?如何讓對的人帶給你滋養?如何也讓自己感受到來自於自己和生活的滋養?

...

一|辨識並遠離消耗你的人

學會保護自己的情緒和權益,別讓消耗你的人有機會影響和控制你的生活。

這些人可能是你的親戚、朋友、同事或另一半,如果他們經常無視你的感受和需求,甚至強加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到你身上,你就該正視這個問題。

比方說,透過減少接觸、設立界限、拒絕無理要求、保持冷靜及尋求幫助等方式,避免被他們消耗,甚至抓緊離開他們,給自己一個療愈的機會。

二|讓對的人帶給你滋養

找到那些讓你感到正能量、支持和鼓勵的人,並與之相處。他們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戀人、同事等,會與你有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和你互相成長,讓你的生命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其中的關鍵,是你得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要建立彼此良好的溝通和信任,必須藉由適當的表達和傾聽,給予對方適度的空間和自由。學會關心和照顧對方的身心健康,學會讚美與感謝;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經歷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滋養。

三|讓自己成為滋養自己的人

認識和接受自己的優缺點。

在努力改善和完善的同時,也要愛護和疼惜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給予適當的休息和放鬆;在設立與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時,別忘了給自己適當的激勵和獎勵。

培養和發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主動接受適當的挑戰和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人,同時也給予自己適當的尊重和肯定。

這樣都是滋養自己的方式,藉由認識和愛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讓自己成為一個自信、自律、自主、自由的人。不去依賴別人的評價和認可,也不受別人的干擾和影響,不被別人的期待和要求所束縛,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節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四|讓生活成為滋養你的人

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根據自身能力和條件,制定合理的計劃和安排;同時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根據自身狀態和情況,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和強度。

學會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樂趣,按照喜好和興趣,創造和發現生活中的新鮮和驚喜;讓生活成為你的動力和源泉,根據信念和理想賦予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Read more

職人觀點|劉潤:我這28年的寫作心法全都在這了

職人觀點|劉潤:我這28年的寫作心法全都在這了

這是三年前的一篇文章。 请笑纳:我这28年的写作心法,全部都在这里了如果马云就坐在你对面,他的商业知识很丰富,那这句话,你还会不会这么写呢?有一些热心的同学非常抬举我,说看我们公号的一些文章,有一种在听《5分钟商学院》一样的错觉,好像我就坐在他的对面,说给他听。你现在在写的这…搜狐网刘润 劉潤說從1994年,差不多是18歲時開始寫作的,然後1999年加入微軟,在2006年因為一篇《出租司機給微軟員工上的MBA課》爆紅,直到2012年出版第一本書,2016年在「得到」推出第一堂音頻課程。 所以,各位有志寫作和自媒體的,別妄自菲薄呀! 這些年看過不少「商業」寫作的書,我自己從2019年開始有意識的寫作,也研究過不少寫作技巧。 老實說,一開始很困惑,因為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但是隨著我看得愈多、寫得愈多,突然發現一件事,這些文章所運用的技巧其實很簡單。 與其說簡單,不如說他們捨棄了很多,只保留最核心的技巧和原則。而我也猛然發現,這不就是我過去在做商務簡報的概念嗎?從那一刻起,我知道會寫了。 所以我其實不是從零開始,過往十多年商務簡報、

By 劉奕酉
自雇者筆記|從零到百萬的祕密,真的能複製嗎?從 Daniel Priestley 的故事中反思六個盲點

自雇者筆記|從零到百萬的祕密,真的能複製嗎?從 Daniel Priestley 的故事中反思六個盲點

從零到百萬的祕密,真的能複製嗎? 看到一篇被大量轉發的文章,提到連續創業家 Daniel Priestley 分享了他在 12 個月內打造 6 家百萬美金公司的方法。他說,這背後不是天賦或運氣,而是一套「可複製的框架」。 看完的確會被震撼。 有步驟、有邏輯、有紀律,對任何想從零開始的一人公司創業者來說,這像是一份完美的「成功」說明書。 但愈是完美的故事,於是令人感到違和。就如同多數的成功故事一樣,其中也可能伴隨著倖存者偏誤,和沒說出來但重要的細節。如果我們沒看到這些隱藏條件,再漂亮的框架,也可能變成另一種幻覺。 ... 盲點一|成功可以複製,但資源不能 Daniel 能連續六次做到「從 0 到 1 」,但他從第二次開始就不是真的從 0 開始了;他已經擁有資金、人脈、信任與品牌。 很多創業方法在教「做法」,卻沒告訴你或刻意淡化那些做法能成立的「背景條件」

By 劉奕酉
職人觀點|這麼多的時間管理方法,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是有效的?

職人觀點|這麼多的時間管理方法,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是有效的?

前陣子分享了一本書,談到時間管理與能量管理。 後來引發了一些有趣的討論,也有些讀者向我分享了對於能量管理的經驗和觀點,我覺得都很有趣。其中也有位讀者問了一個問題:這麼多的時間管理方法,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是有效的? 我心裡想著:有很多嗎?不就是那幾個。 而且每個方法都有其條件限制,很難說那個最好或最有效吧。等等,我可能又陷入自己的偏見。 所以我花了時間整理「我知道、常見的」時間管理法。 結果就像你看到的這張表。 不妨先檢視一番,哪些是你聽過的、有在使用的,或是覺得對自己最管用的?不管答案是什麼,我都不會訝異,除非你告訴我這些你全都不知道、沒在使用,那我會覺得你一定是個超級幸運的傢伙! 當我在整理這張表時,也順勢反思了自己在時間管理上一路以來的變化。 ... 你可能也和我一樣,看過不少時間管理的書。 像是「番茄鐘工作法」、「八二法則」或「GTD工作術」等等,每一本都各有道理,但用了幾天又常常回到原點。對嗎? 我發現,問題不在方法本身,而在於為什麼你會注意到這困惱?又為什麼覺得它應該被解決? 時間管理,不存在一個最好的方法;但要找一個最適合當下的自己。

By 劉奕酉
自雇者筆記|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三個關鍵打造你的信任三角

自雇者筆記|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三個關鍵打造你的信任三角

「知識自雇者如何讓對方更信任、降低交易成本? 」 好問題!對知識自雇者來說,信任是最有價值、也最難複製的資產 ,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本質,就是讓別人更快、更放心地做出和你合作的決定,甚至是不想錯過。 具體來說,我會在「可看見性、可預測性、可驗證性」上下功夫。 ... 可看見性:讓對方看得見你的專業 信任的第一步,不是對方理解你有多厲害,而是能看見你在做什麼。 包括「公開作品、透明歷程和明確定位」三個面向。 首先,公開作品像是文章、講座、個案、簡報、書籍等,都是你的「公開」履歷;它比單張的履歷表更有說服力,能讓人看到「思考過程」與「價值觀」的脈絡。 其次,透明歷程是指要分享你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這會讓潛在客戶覺得你是真的能解決問題、可交流、願意學習的人,而非高不可攀的顧問。客戶會被問題與痛點吸引並中看見自己,而不是你的偉大成就。

By 劉奕酉